首页  >  全球资讯 >  科技 >  净利翻倍至160亿 软银清仓英伟达备战AI新战场
净利翻倍至160亿 软银清仓英伟达备战AI新战场
林天心 来源: 2025-11-11 10:07
        
重点摘要
软银清仓英伟达套现58亿美元,二季度净利润飙升至162亿美元,押注AI的同时面临资金缺口与市场估值分歧。

在人工智能热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软银集团正悄然调整航向——一边大举兑现早期AI投资的丰厚回报,一边为下一波更激进的布局腾出弹药。最近,孙正义掌舵的这家日本科技巨头宣布,已以58亿美元的价格清仓所持全部3200万股英伟达股票,同时还减持了部分T-Mobile股份,套现92亿美元。这笔操作不仅释放出巨量现金,也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软银正从“坐享红利”转向主动出击,为新一轮人工智能投资储备火力。

刚刚公布的财报数据令人瞠目:截至9月底的第二财季,软银净利润高达2.5万亿日元(约合162亿美元),是去年同期1.2万亿日元的两倍有余,更是远超市场普遍预期的2070亿日元。这背后,愿景基金功不可没——凭借对OpenAI和日本移动支付平台PayPay的持股,该基金单季录得2.8万亿日元的投资收益。而正是OpenAI带来的想象空间,推动软银股价年内涨幅超过一倍,突破22,000日元,也让孙正义重新登顶日本首富。

过去几年,孙正义几乎将个人声誉与公司命运全部押注在人工智能上。他不止一次强调,AI将决定“人类的未来”。除了牢牢掌控芯片设计龙头Arm,他还直接入股OpenAI和甲骨文,并在近期以54亿美元估值拿下ABB的机器人业务。上个月,随着ChatGPT开发商完成关键重组,软银顺利推进第二轮注资,也为OpenAI未来可能的IPO埋下伏笔。种种动作表明,软银不再只是被动持有科技资产,而是试图深度参与甚至塑造AI生态的核心环节。

但狂欢之下,已有冷静的声音浮现。里昂证券分析指出,即便假设OpenAI估值达到1万亿美元,软银当前股价仍较其持有的资产净值折让近25%,并给出了29,000日元的目标价。相比之下,MST金融的看法更为谨慎——他们估算,软银长期承诺的投资总额高达1130亿美元,但目前可动用的资金仅约585亿美元,存在明显缺口。若无法从愿景基金抽资,或不得不减持软银电信、Arm等核心资产,其宏大的AI蓝图恐将面临执行困境。

更值得警惕的是,债券市场似乎已嗅到风险。MST金融注意到,软银近期发行的债券利率已突破8%,显示出债权人对其财务可持续性的担忧,而股市投资者对此似乎尚未充分反应。这种股债市场的认知错位,可能在未来某个时点引发剧烈修正。为提升流动性、吸引更多散户参与,软银还计划在明年1月1日实施1拆4的股票分割,进一步降低投资门槛。

短期来看,业绩亮眼、叙事动人;但长期而言,如何在雄心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才是对孙正义真正的大考。毕竟,在AI这场豪赌中,光有远见远远不够,还得有足够厚实的弹药库撑到最后。而软银能否在兑现收益与持续投入之间走稳钢丝,将决定它究竟是引领下一个技术纪元的旗手,还是又一个被泡沫反噬的投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