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美股三大基准指数集体收跌。道指小幅下跌近110点,跌幅0.23%;标普500指数和纳指跌幅更为明显,分别下挫0.99%和1.57%,大型科技股的集体承压成为拖累大盘的核心因素。
Meta 股价单日暴跌超11%,创下三年来最大跌幅,特斯拉、亚马逊、微软分别下跌超4%、3%和2%,英伟达也未能守住5万亿美元市值关口,费城半导体指数同步下跌1.53%,30只成分股中22家收跌,市场对人工智能领域持续高投入的盈利兑现担忧进一步升温。
中概股同样跟随调整,中概指数收跌1.88%,哔哩哔哩跌超5%,网易、百度跌超4%,阿里巴巴跌超3%,热门标的普遍承压。
欧洲市场呈现分化,法国股指收跌超0.5%,欧洲股市整体下跌0.1%,阿卡迪斯和军工股 Kongsberg Gruppen 跌幅均超18%,而英国股指则勉强延续涨势,再创新的收盘历史新高。
美股有望以上涨的势头结束本周和本月。10月份股市经历了历史上最大的单日跌幅之一,但标普500指数当月仍上涨了2%。纳指上涨了近4.1%,道指有望自2018年以来首次连续第六个月上涨。
市场情绪的支撑,部分来自中美贸易关系的阶段性缓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领导人在韩国会晤后,达成了为期一年的贸易休战协议。
根据协议,美方立即将与芬太尼相关的中国商品关税降低10%,使对华整体关税降至约47%,中方则暂停此前宣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一年。不过,双方在英伟达先进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TikTok 美国业务核心争议领域仍未取得突破。
科技股财报季在周四晚间正式收官,苹果与亚马逊的业绩表现为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与日间科技股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
亚马逊股价在盘后上涨逾13%,其云计算部门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0%,显著超出华尔街预期;苹果同样凭借强劲的第四财季业绩及对12月季度的乐观展望,盘后股价上涨约3%;流媒体巨头网飞宣布实施10比1的股票拆分,股价也随之上涨超3%。
值得注意的是,“高投入”已成为今年科技巨头财报的共同关键词,资本开支规模持续飙升。谷歌将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上调至910亿-930亿美元,Meta 上调至700亿-720亿美元。
微软刚刚结束的财季资本支出更达创纪录的349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的300亿美元,且多家企业预告2026年投入将进一步 “显著” 增加,AI 基础设施建设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全球央行政策动向也在深刻影响市场流动性预期与资产定价逻辑。美联储方面,财政部长贝森特透露可能在圣诞节前确定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同时对本次降息措辞表达不满。
负责银行监管的副主席鲍曼则宣布重大监管调整,计划将旗下银行监管部门人员砍掉约30%,通过自然流失、退休和自愿离职激励等方式,在2026年底前将监督与监管部门规模缩减至约350人,较此前近500人的编制大幅收缩。
欧洲央行连续第三次维持存款利率2%不变,行长拉加德表示核心通胀指标已与2%的目标一致,但通胀前景不确定性较以往更高。
尽管欧元区三季度 GDP 环比增长0.2%超预期,法国增速达0.5%创2023年以来最快水平,但德国 GDP 环比持平,已连续14个季度处于低增长、零增长或收缩状态,经济结构性分化显著,市场预计欧洲央行或在明年上半年重启降息。
日本央行则连续第六次维持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但两名政策委员继续投票支持加息至0.75%,这也是新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后的首次议息会议。央行上调本财年经济增长预期至0.7%,核心通胀维持2.7%不变。
中资企业三季度财报也呈现出鲜明的行业分化特征。比亚迪第三季度营收1950亿元,同比下降3.05%,归母净利润78.2亿元,同比下跌32.6%,但在建工程达488亿元,较年初大涨144.51%,显示出大规模产能扩张的决心。
赛力斯 Q3 营收同比增长15.75%,净利润小幅下降1.74%,不过年初至今净利润实现超30%的稳健增长,财报将其归功于 “软件定义汽车” 技术路线与产品布局优化。
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北方华创表现亮眼,Q3 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14.60%,前三季度营收273.01亿元、净利润5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97%和14.83%,同时研发投入加码,同比增长48%。
黄金市场则在避险需求推动下表现强劲,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三季度全球央行购金步伐明显加快,7至9月购金量达220吨,较前一季度增长28%,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成为最大单一买家,巴西央行更是四年多来首次重启购金。
同期,黄金 ETF 资金流入创历史新高,全球资金流入达260亿美元。世界黄金协会预计,地缘局势紧张、通胀压力持续以及全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将继续支撑今年剩余时间的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