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分满意的韩国釜山之行结束之后,特朗普再次现身白宫的2025年的万圣节,草坪前的南瓜灯依旧明亮,但糖果的滋味却有些苦涩。
根据 Groundwork Collaborative 与世纪基金会的联合报告显示,今年万圣节的糖果价格比去年上涨了10.8%,几乎是通胀率的四倍。这本应是一个全民娱乐的节日,却被关税和物价裹挟成了消费的焦虑。
特朗普在南草坪再次上演了他的“发糖秀”,他戴着印有“45—47”的红帽,象征着他既是第45任、也是第47任总统的双重身份。与六年前一样,他再次把糖果放在孩子头上,引得媒体与社交网络一阵热议。对于共和党的新闻机器来说,这种“重复的喜剧”似乎比糖价上涨更具新闻价值。
但在白宫的节日灯光之外,美国社会的氛围并不轻松。美国今年糖果制造商的成本飙升,其中关键原因是特朗普政府对进口原材料与中国商品的高额关税。约70%的可可豆来自西非,而超过三分之一在欧洲加工,如今这些进口可可制品的关税高达15%至39%。
巧克力巨头好时公司预计,仅今年下半年就将因此多支出1亿美元。而对中小企业来说,打击更为直接马萨诸塞州的Taza巧克力公司因一批来自海地的可可豆被征收2.4万美元的税款,正考虑将工厂迁往加拿大。
关税的冲击不仅限于甜食。超过85%的万圣节服装和装饰品来自中国,如今平均关税比年初高出近40个百分点。一台节日雾机的售价从58美元涨至74美元,一具12英尺高的万圣节骷髅也从399美元涨到449美元。
尽管韩国釜山的中美领导人的会面释放了关税的压力。但破坏已经产生。美国零售巨头塔吉特与沃尔玛纷纷在财报中表达担忧,称“成本每周都在上升”对“对未来充满担忧”。
表面上看,美国万圣节的消费热度依旧。全国零售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今年美国人在这一节日上的支出预计达到创纪录的131亿美元,比去年增长13%,超过了2023年的历史高点。
但这一“热度”更像是透支的繁荣——近六成美国消费者依赖信用卡购物,四分之一使用“先买后付”服务。高盛的估算显示,到今年年底,美国家庭将承担超过一半的关税成本。
但特朗普对此并不认同。白宫发言人库什回应称:“真正的繁荣是好工作和蓬勃发展的社区,而不是廉价的中国进口。”但事实是:美国制造业回流缓慢,而消费市场早已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以政治手段干预价格体系,只会让节日的笑声变成收银机的叹息。
而当特朗普在白宫草坪上微笑着递糖、与扮成自己的孩子击掌时,美国普通家庭的“糖果荒”与物价上涨被轻轻掩盖在音乐与灯光之下。
这场节日准备了7500个来自华盛顿与纽约的苹果,虽然他们将在活动后捐赠南瓜给慈善机构。但与此同时,超过数百万的贫民和失业中的联邦雇员,甚至是失业中的中产阶级都正面临食品补助削减。
一个国家,两种画面,这个万圣节折射出的是美国社会的一个典型矛盾:政治表演依然热闹,而经济结构的难题依然坚硬。特朗普想通过关税与贸易壁垒塑造所谓“制造业复兴”,但结果却让消费者承担了成本,让节日经济变成物价的祭坛。
当糖果的甜味变成政策的苦味,当节日成为政治舞台,美国这个“全球消费样本国”的万圣节故事,也许比鬼怪更能让人看清现实的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