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债券 >  英国折价资产 全球资本的香饽饽
英国折价资产 全球资本的香饽饽
林天心 来源: 2025-11-10 08:36
        
重点摘要
在英国经济普遍承压之际,英镑计价的高收益杠杆贷款因估值低、收益率高而吸引全球资本,发行量创历史新高,成为低迷市场中的意外亮点。

在一片对英国经济前景普遍悲观的氛围中,一个意想不到的亮点悄然浮现:英镑计价的高收益杠杆贷款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尽管财政压力加大、借贷成本居高不下、通胀仍未回到目标区间,但这些曾被市场冷落的“折价资产”,如今却成了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截至2025年11月,英国市场已发行212亿英镑(约合279亿美元)的英镑杠杆贷款,创下历史新高——而全年还剩两个月才结束。今年已有五笔规模超过10亿英镑的交易落地,包括加油站运营商Motor Fuel Group的贷款展期、兽医服务商IVC Evidensia的再融资,以及黑石旗下会展公司Clarion Events获得的一笔私募信贷贷款。

这股热潮背后,是英国资产估值偏低与全球资本逐利本能的巧妙契合。眼下,欧元和美元银团贷款市场竞争激烈,私募信贷机构很难在定价上胜出;而英镑贷款则因流动性较低,反而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收益率,成为另类资金的优选。巴克莱银行杠杆融资团队观察到,买方对英国资产和英镑融资展现出“非常真实的需求”,银行与私募信贷机构也普遍愿意承销这类交易。

阿波罗全球管理、阿瑞斯资本、黑石和KKR等大型私募机构正积极布局这一市场,连Legal & General这样的保险公司也参与其中。今年几宗重量级私募股权交易进一步推高了需求:比如KKR以42亿英镑收购英国精密仪器制造商Spectris,Advent International以48亿美元拿下利洁时的家庭护理业务。更引人注目的是Sycamore Partners对老牌药房Boots的收购——其英镑贷款收益率高达475个基点,明显高于同期美元和欧元贷款的350个基点。

事实上,自2016年脱欧公投以来,英镑贬值和股市估值下挫就让英国企业对海外买家,尤其是美国私募基金,变得格外有吸引力。再加上法律体系熟悉、语言相通、重组流程顺畅,英国至今仍是欧美私募资本偏爱的并购目的地。TwentyFour资产管理公司指出,当前英国面临的财政与经济挑战,叠加市场流动性不足带来的“ illiquidity premium”(流动性溢价),共同推高了英镑信用资产的整体回报,但也要求投资者更审慎地筛选那些真正具备抗风险能力的企业。

当然,英镑贷款市场体量仍远小于欧元和美元市场。过去二十年发行的数百只抵押贷款凭证(CLO)中,几乎不含英镑资产,这也限制了其流动性。正因如此,英镑B类定期贷款目前平均定价已达500个基点,比同类欧元和美元贷款高出至少100个基点。

不过,CLO并非唯一出路。今年7月,博彩公司Intralot就通过私募信贷筹集了4亿英镑,用于收购Bally’s的在线赌场业务——由于标的包含英国资产,采用英镑融资顺理成章。巴克莱银行杠杆融资团队认为,即便缺乏CLO支持,只要银行与私募信贷协同发力,大型英镑交易依然可以顺利完成。

对借款方而言,选择英镑融资也有现实考量。许多在英国有业务的企业倾向于将负债币种与其收入或成本结构匹配,这样既能规避昂贵的外汇互换成本,也能在日后出售资产时避免复杂的衍生品平仓问题。

有趣的是,英镑资产的走俏,或许暗示市场对英国的悲观情绪有些过度。就连一度被冷落的英国国债也在近期强势反弹——10月创下近两年最佳表现,10年期收益率已接近2025年最低水平。正如TwentyFour资产管理公司所言,尽管人们口中常挂“英国不行了”,但实际经济数据——包括GDP和其他关键指标——其实并不差。在这片看似黯淡的土壤里,英镑垃圾贷款的意外崛起,正悄然改写人们对英国资本市场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