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债市正经历一场由财政预期引爆的剧烈风暴。
周三,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飙升至1.765%,创下自2008年6月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17年新高;更长期限的4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冲上3.695%的历史峰值。这场抛售并非源于通胀失控或央行激进加息,而是市场对新政府即将推出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的强烈反应。
投资者普遍押注,首相高市早苗领导的内阁将推出远超预期的补充预算,规模可能高达25万亿日元(约合1610亿美元),以兑现其提振经济、缓解家庭生活成本压力的政治承诺。
最初,市场预期本轮补充预算约为14万亿日元,与去年13.9万亿日元的水平基本持平。然而风向迅速逆转。周二,执政党自民党内部一个关键政策委员会竟提出25万亿日元的方案,令投资者措手不及。
这一信号立即点燃债市恐慌:若如此庞大的支出计划付诸实施,日本政府势必将大规模增发长期主权债券,进一步加剧本已高企的债务负担。
目前,日本政府债务占 GDP 比重已超过260%,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任何显著的财政扩张都可能动摇市场对债务可持续性的信心,尤其是在传统买家需求疲软、货币政策正常化推进的背景下。
瑞穗银行首席策略师大森昭树指出:“市场担心政府目前的立场相当鸽派。这或许是过度反应,但显然认为必须通过发行更多长期债券来融资。”
法国兴业银行利率策略师斯蒂芬·斯普拉特也强调,债市波动与高市政权“快速变化的政策信号”高度相关。“现在已进入政策执行阶段,市场开始认真对待财政风险。”她警告,若25万亿日元方案最终落地,债券供给激增几乎不可避免,长端利率恐将进一步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长端利率飙升发生在日本国债经历两年持续下跌之后。过去两年,随着通胀温和回升、日本央行逐步退出负利率政策,传统国债买家如保险公司和养老金对长期债券的需求持续减弱,导致市场流动性日益脆弱。
如今,财政扩张预期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今年以来,3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已上涨整整1个百分点,而同期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却在下降——这一罕见背离凸显日本债市的独特脆弱性与结构性失衡。
东京交易员坦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正变得“更加混乱”。一方面,日本央行试图维持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谨慎节奏;另一方面,新政府急于通过财政手段刺激增长,两者形成明显张力。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虽多次强调将继续“逐步调整货币宽松程度”,并指出工资与物价联动机制正在形成,但若财政赤字急剧扩大,央行或将被迫在控制收益率曲线(YCC)与捍卫财政纪律之间做出艰难抉择。
市场担忧,财政主导(fiscal dominance)的风险正在日本抬头——当政府支出需求压倒货币政策独立性,金融稳定将面临严峻考验。
这场债市动荡不仅关乎日本国内,更可能对全球资本流动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和主要债权国,日本长期利率的持续攀升可能吸引海外资金回流本土,加剧美元融资市场的紧张,并对亚洲其他新兴市场债市形成溢出效应。
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投资者正在重新定价整个国家的信用前景:一个长期依赖低利率维持超高债务运转的经济体,是否还能在财政扩张与金融稳定之间找到平衡?
25万亿日元,是一剂强心针,还是一场债务危机的序曲?
答案尚未揭晓,但市场已用抛售投票。当17年未见的收益率高点被击穿,日本正站在财政雄心与金融现实的十字路口。
过去几十年,日本凭借国内储蓄和央行支持,成功避免了债务危机;但如今,人口老龄化加剧、海外投资者占比上升、全球利率环境转变,旧有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果政府执意推进超大规模刺激,而又缺乏可信的中期财政整顿计划,债市的剧烈波动恐怕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