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综述 >  从“洗肾婚姻”到4亿点击 中式短剧狂飙美国
从“洗肾婚姻”到4亿点击 中式短剧狂飙美国
流动的沙 来源: 2025-07-23 05:46
        
重点摘要
中国标签长期被西方主流文化“边缘且异类”化,但却受到西方年轻人的欢迎。

中国标签长期被西方主流文化“边缘且异类”化,但却受到西方年轻人的欢迎。而一种新的“爽文+狗血”的中式娱乐,正悄无声息对美国乃至全球的娱乐产业造成影响。

短剧不是电影、也不是传统电视剧,而是时长多为90到120秒为单位,节奏飞快、情绪高烈、反转密集的短格式连续剧。

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首次超过全国电影票房,规模突破500亿元人民币(约合69亿美元),并迅速扩张到北美市场,不仅填补了好莱坞因罢工、投资收紧而出现的内容空白,也激发了美国本土内容生产模式的某种焦虑与转变。

ReelShort 与 DramaBox,这两款在美国下载量爆棚的短剧 App,背后的操盘者分别是中国的 Crazy Maple Studio 与点众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两者的海外应用内购买收入分别高达1.3亿美元与1.2亿美元,占据全球短剧收入的前两位。

而在全球营收前50的短剧 App 中,中国开发者占据41席,掌控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这不是偶然的技术扩张或流量红利,而是一整套中国式内容工业能力的输出。

其核心是快节奏的剧本打磨、模块化拍摄流程、数据驱动的剧情迭代、精准的用户分层、极致压缩的制作成本,这些构成了一个具高度复制能力和中式辨识度的的内容产业链模型。

正是在这一模型之下,像《我亿万富翁丈夫的双面人生》这样的剧集——只用90秒就能讲出洗肾、豪门联姻、邪恶继母、痴情女主等多重情节反转,创作者甚坦言,就是照抄中国短剧的内容,只是语言变成了英语,演员换成了美国人。

这部短剧收获了超过4.19亿的点击,远超Netflix爆款《鱿鱼游戏》首季的2.65亿观看人次。Crazy Maple Studio的创始人贾毅力将这种内容称为“冲动型购买内容”。

它们通过极强的故事钩子吸引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点击、付费、追剧,再反哺到平台自建分发渠道ReelShort之中,最终形成了一套不依赖好莱坞明星、不依赖大型院线的全新内容生态。

然而,短剧的风靡并不意味着“中国叙事”正在主导全球注意力市场。贾毅本人也承认,这场短剧革命的关键不是“输出中国文化”,而是通过中式模型来“适配美国用户”:狼人、吸血鬼、总裁复仇、真假恋人,这些热门元素并非源自中国文化传统,而是平台通过行为数据、付费转化路径、受众兴趣点分析后反向生成的“模板化内容”。

在 ReelShort 内部,剧集的每一个节点都可视化,每一处用户掉线的地方都能被追踪,并重新改写。从IP孵化、剧本改编、演员招募,到投放测试、用户数据分析,短剧的整个生产流程更像是一次精准的算法运营,而非创作者的灵感写作。

某种意义上,这场对美国娱乐市场的冲击,更像是一次中国式“内容制造工艺”的成功复制。是内容工业化的绝对胜利。中国短剧在美国受欢迎,并不是因为它承载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密码,而是因为它用极低的成本、极快的速度、极高的产量精准击中了全球受众被移动设备重塑后的观看习惯。

这种由平台主导、算法驱动、低成本高产能的内容供应逻辑,正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过去十年在电商、外卖、游戏、直播中不断打磨出来的“可复制系统”。

与此同时,好莱坞却陷入内容生产的结构性危机。根据The Numbers数据显示,2024年好莱坞在全球票房中的占比已降至69.5%,远低于2009年90%以上的水平。

高昂的成本、漫长的周期、罢工潮和通胀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正在吞噬其创新活力。而 ReelShort 的一部剧,仅需八天即可完成拍摄,三个月内上线,每部预算不超过30万美元,却能迅速验证市场并量产“爆款”。

好莱坞的创作者、演员、剪辑师正大量涌入这类平台,美国演员马克·赫尔曼 (Marc Herrmann) 就坦言,多亏了中国的短剧,他终于能够称自己为全职演员了!

所以,中国短剧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输出?中央文化与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孙佳山称其为“数字时代文化出口的重要实践”,毕竟,大多数海外爆款剧集都已本地化改写,甚至是基于西方文化偏好的再生产。

在叙事结构、角色设定、审美趣味上,中国的短剧产业的更多呈现出一种文化“适配性”而非“输出性”。最终目的不是创造文化价值,而是精确地交付需求。

相关资讯
标签: 中国好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