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综述 >  特朗普“舞剑” 意在“中国”?
特朗普“舞剑” 意在“中国”?
流动的沙 来源: 2025-09-30 05:47
        
重点摘要
特朗普新一轮的关税措施,将药品、家具、厨房橱柜、重型卡车等商品纳入清单,并将于10月1日正式生效。

特朗普新一轮的关税措施,将药品、家具、厨房橱柜、重型卡车等商品纳入清单,并将于10月1日正式生效。并老调重弹的强调是为了保护美国制造业和就业,但明眼人一眼就能察觉,这一轮关税的矛头再次直指中国。

这个逻辑其实并不复杂,关税早已成为特朗普标志性的政治武器与经济工具,而这一次选取的领域,恰恰是中国最具竞争力、产业链占比份额较大且发展极快的核心板块。

以家具行业为例,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数据,中国在2018年曾占美国进口家具总额的50%以上,即便在前一轮贸易战后转移部分产能,到2023年,中国依然保持了约30%的市场份额。

美国《家居新闻》(Furniture Today)的统计显示,2023年美国进口家具总额超过300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份额就超过了100亿美元。

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直言不讳的表示,10月1日新关税生效之后,将导致美国零售端价格普遍上升,美国消费者在未来一年可能为一套卧室家具多支付10%至15%的成本。

特朗普甚至在社交媒体上直言,为了让曾因产业外流而衰落的北卡罗来纳州“再次伟大”,他将对所有不在美国本土生产家具的国家征收高额关税。特朗普在周一清晨的真实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连续发帖强调这一点。

受此影响,美国零售商可能会不得不转向越南、墨西哥等低成本国家采购,然而这些国家在产能和交付能力上虽然难以完全替代中国,但国内多个相关企业将收到影响,而观望和逃离的情绪可能在资本市场中持续放大。

同时,在厨房厨具领域,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同样很高。美国橱柜制造商协会(KCMA)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进口厨房橱柜总额超过6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比就超过25%。

此前,美国已经对中国橱柜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导致部分中企通过东南亚转口来规避壁垒,而特朗普的新一轮加税意味着系统性排挤中国企业。

根据路透社引述行业研究机构的估算,如果全面加征关税,美国消费者在厨房翻修项目上的支出将平均增加2000至4000美元。对中企而言,出口美国的通道将更加狭窄,竞争压力加剧。

而在药品方面,中国制药企业对美的直接依赖度相对较低,而且新一轮关税排除了仿制药和原料药,似乎对中国的生物科技公司的影响不大。毕竟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在美国的收入大多来自与跨国药企的许可合作,而非直接销售成品药。

然而,从长远来看,中国药企的风险正在加速累积。中国制药产业过去十年经历了快速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生物医药创新的重要力量。其发展速度更是超过了美国和欧盟。

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的数据,2024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已突破4000亿元人民币,过去五年年均增速超过20%。而今年,有望突破7500亿美元,继续保持20%的年均增速。正因如此,中国药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而是加快国际化布局,将美国视为关键的商业化与资本化舞台。

然而,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恰恰对这一进程形成了制度性掣肘。虽然目前中国前十大生物科技公司对美直接销售收入占比不足5%,大多数企业距离美国市场商业化还有一至两年的时间,但正是在这个关键的“过渡期”,新的关税和监管壁垒可能重塑国际合作格局。

过去,中国药企凭借与跨国巨头的授权合作获得稳定收入,例如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等合同研发生产外包企业,通过在美国本地设厂来规避政策风险。但这种模式能否长期延续,取决于美国政府是否继续放大所谓“生物安全”议题。

生物医药的关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表明美国正在逐步将制药产业纳入与中国战略竞争的范畴。结合此前未能通过的《生物安全法案》,可以看到美国有意推动“去中国化”——限制中国企业参与联邦合同与关键供应链。

美国真正担忧的不是短期的价格竞争,而是中国制药产业未来可能在创新和供应链上的战略地位。而一旦美国未来在更广泛的药品类别上推动类似关税或监管限制,中国药企的国际化路径将面临长期阻力。

特朗普新一轮关税政策继续假借“经济民族主义”的包装,实际是对中国进行系统性遏制。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家具和厨具行业因份额高、依赖深,必将遭受直接冲击;制药行业受影响有限,但在政策和监管层面的风险却在加速积聚。

特朗普的目标就是要遏制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并深度影响相关企业的就业环境,甚至造成市场恐慌。目前,老板电器、火星人等国内厨具企业的股价9月均大幅回撤,资本抛压的痕迹明显。

特朗普选择在选举前夕再次打出关税牌不但是熟悉的竞选套路,也是明确将中国定位为战略对手的延续——哪怕是在关税谈判仍在继续的情况下。

不过,关税虽然可以制造政治声势,却无法改变全球化分工的现实。当关税大棒一次次挥下,受到伤害的不仅是中国企业,更是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和美国人的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