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加密货币 >  华尔街入局DeFi:30万亿美元巨兽的链上革命
华尔街入局DeFi:30万亿美元巨兽的链上革命
林天心 来源: 2025-08-05 01:26
        
重点摘要
传统金融30万亿美元体系正加速拥抱DeFi,贝莱德等巨头已携870亿美元加密ETF入场,代币化国债与链上信贷市场将成融合突破口。

贝莱德870亿美元加密ETF的破冰只是序曲,摩根大通、富达等传统巨头正将国债、回购协议等核心业务搬上区块链,一场重构全球金融体系的静默革命已然启动。规模超过30万亿美元的传统金融堡垒,正在区块链世界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尽管去中心化金融被公认为近十年最具颠覆性的创新,其1500亿美元的总规模仍不足传统金融体量的千分之五。但正是这微小差距,拉开了价值重构的序幕:数百万用户与开发者已在链上复刻出完整的金融体系,涵盖借贷、保险、交易、资产管理等核心银行功能。

传统金融机构正从观望者蜕变为局中人。贝莱德的转型最具代表性:这家资管巨头不仅通过比特币现货ETF管理着870亿美元资产,其以太坊ETF规模也突破100亿美元。更关键的是,其通过Securitize在以太坊发行的代币化国债基金BUIDL,以24亿美元规模占据链上代币化资产市场近10%的份额。这种在合规框架内使用DeFi基础设施的模式正在引发连锁反应——摩根大通旗下Kinexys部门已构建机构级DeFi框架,在许可型流动性池中测试外汇、回购协议及代币化债券的链上流转;富达则依托加密布局,开发支持质押、托管的代币化金融产品,目标直指养老基金和家族办公室;高盛与纽约梅隆银行联手推进货币市场基金代币化,测试代币化基金赎回机制;而瑞银、花旗等跨国银行正通过债券代币化抢占新兴市场入口。

资产管理与信贷市场将成为融合的主战场。代币化国债只是开幕演出,真正的变革在于可编程收益产品的诞生:资管机构正将DeFi资金池策略与现实世界资产结合,为持有巨额现金的机构提供更高收益且抵押透明的创新方案。在信贷领域,DeFi技术能实现抵押品的即时审计与程序化交换,大幅压缩交易对手风险。摩根大通测试的链上回购协议已指明方向,许可型DeFi借贷协议或将重构万亿美元规模的抵押品流转体系。

传统金融的破局关键在于为DeFi模块注入合规基因。当托管机构整合流动性质押服务,商业银行推出链上代币化货币基金,资管巨头发行带KYC认证的DeFi收益产品,30万亿美元的传统体系便获得链上升级通道。这本质是金融基础设施的基因重组——传统机构贡献资产负债表与监管框架,DeFi提供自动化执行与透明结算的蓝图。当贝莱德的国债在以太坊上生息,摩根大通的回购协议在链上清算,这场革命才真正触及金融内核。未来十年,那些在传统堡垒与链上城堡间架桥的开拓者,将重塑价值流动的轨迹。

相关资讯
标签: 区块链DeFi代币化加密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