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的一席话点燃了舆论热议:特朗普政府可能在今年秋季宣布“全国住房紧急状态”,将住房可负担性作为2026年中期选举的“王牌”。
在后疫情时代房价飙升、住房供应短缺的背景下,这一举措不仅延续了特朗普一贯的“紧急状态”策略,还直指美国选民的核心痛点——买房难、租房贵。贝森特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家报》采访时表示:“我们正研究一切可行方案,但绝不越界干涉州、县、市的管辖权。”从豁免建筑材料关税到简化地方法规,特朗普团队正试图以大胆的政策突破,为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赢得选民青睐。
美国住房市场近年来的高成本问题,已成为选民心中的一根刺。
根据Redfin数据,2025年6月美国房屋中位价仍高达42万美元,较疫情前上涨近40%,而抵押贷款利率徘徊在6.5%以上,让许多首次购房者望而却步。租房市场同样不容乐观,全国平均租金自2020年以来上涨了25%,对低收入家庭构成巨大压力。《彭博社》指出,住房可负担性已成为美国选民2026年中期选举的首要关切之一,超越医疗和教育议题。
贝森特直言:“住房问题是‘全员出动’的挑战,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特朗普将住房问题作为选举筹码,显然是看准了民意风向。2026年中期选举将决定众议院全部席位和参议院三分之一席位的归属,共和党亟需巩固选民基础。贝森特透露,住房可负担性将成为共和党政纲的“核心支柱”,与此前推出的“No Tax on Tips”和“No Tax on Overtime”等政策一起,构成“亲民经济”的大旗。
他在弗吉尼亚一家餐厅接受采访时乐观预测:“2026年经济将迎来大反弹,住房政策将是关键驱动力。”
特朗普对“紧急状态”手法的偏爱由来已久。从2019年的边境墙危机到2020年的疫情应对,他多次通过紧急状态绕过国会,快速推进政策。贝森特暗示,此次住房紧急状态可能延续这一风格,旨在迅速调动联邦资源,应对房价和供应危机。《华盛顿观察家报》报道,特朗普团队正在研究多项措施,包括:
豁免建材关税:特朗普近期对钢、铜和铝等材料实施了关税,但建筑材料成本的上涨直接推高了房价。贝森特表示,可能为建筑材料提供关税豁免,以刺激住房建设。
简化法规:地方建筑和分区法规的复杂性被认为是住房供应的瓶颈,特朗普政府可能推动标准化法规,降低开发商的合规成本。
降低交易成本:房屋买卖的过户费用(closing costs)在美国平均高达2万美元,特朗普团队正考虑通过联邦干预降低这一负担。
贝森特强调,特朗普无意干涉地方政府的管辖权,“我们不想越俎代庖,但必须找到突破口。”这一表态试图平衡联邦干预与地方自治的矛盾,但也引发了争议。有人质疑:“特朗普的‘紧急状态’会不会只是给开发商送福利?普通人能买得起房吗?”
现在的美国住房市场的困境可以用一组数据概括:供应短缺:2025年,美国可售房屋库存仅为310万套,较疫情前减少近40%,供需失衡推高了房价。成本飙升:建筑材料价格自2020年以来上涨了35%,其中木材价格一度飙升200%。高利率环境进一步加剧了购房者的负担。租房压力:全国租金中位数达2100美元/月,占中等收入家庭月收入的30%以上,远超“房租不超收入1/3”的合理标准。选民情绪:皮尤研究中心2025年民调显示,68%的美国选民认为住房可负担性是“非常重要”的选举议题,仅次于经济和就业。
贝森特指出,美联储可能的降息将为住房市场带来喘息空间,但仅靠货币政策远远不够。他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租金正在下降,这对租户是好消息,但我们需要更多供给。”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承诺开放联邦土地用于住房开发,并通过削减监管来降低成本,这些承诺可能在紧急状态框架下加速落地。
正如贝森特所说:“我们必须让每个美国人都能负担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