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科技 >  继英特尔之后 美国将用补贴换股权入股其他芯片公司
继英特尔之后 美国将用补贴换股权入股其他芯片公司
Vicky 来源: 2025-08-20 03:04
        
重点摘要
美国联邦政府正考虑通过《芯片法案》向台积电和三星等芯片制造商提供资金,同时获取其股权,重塑国内半导体产业。

美国半导体产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联邦政府正探索通过芯片法案向美光科技、台积电、三星等在美国建厂的芯片制造商提供巨额资金,同时寻求获取其股权。

这一战略不仅是国家安全考量的延伸,更是对全球供应链重构的积极尝试。

CHIPS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自2022年通过以来,已成为美国重振国内半导体制造业的基石。该法案拨款527亿美元,其中390亿美元用于补贴建厂,另有24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旨在吸引全球芯片巨头在美国投资。

2024年,联邦政府已向台积电提供了66亿美元补贴和50亿美元低息贷款,用于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向美光科技拨款61亿美元,支持爱达荷州和纽约州的存储芯片生产;三星则获得47.5亿美元,用于得克萨斯州新厂。

这些投资已推动美国半导体制造能力从2022年的12%提升至2025年的预计18%,但仍远低于目标的30%。

近期,联邦政府开始考虑更进一步的举措:通过股权投资直接参与这些企业的运营。消息人士透露,商务部长Howard Lutnick正在与美光科技、台积电和三星谈判,计划以资金换取部分所有权。这一策略源于对国家安全的深切担忧。

半导体是现代经济和军事系统的核心,美国对亚洲供应链的依赖,尤其是台积电90%的先进芯片生产,被视为战略弱点。2025年初,中东紧张局势加剧了芯片短缺风险,推动政府寻求更强的控制力。

股权投资的初衷在于确保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长期主导地位。美光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内存芯片制造商,其DRAM和NAND闪存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新工厂计划到2027年实现年产30万片晶圆,满足数据中心和AI需求。联邦政府若入股,可能获得约5%-10%的股份,相当于数十亿美元的估值,这将为美光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让政府监督其技术路线和生产优先级。

台积电的案例更为复杂,作为全球最先进芯片代工厂,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已于2024年底投产4纳米芯片,2028年将推出2纳米技术。联邦政府已投入66亿美元,最新提案可能涉及追加投资并换取5%左右的股权。这一举动不仅巩固了台积电的美国布局,也为AI芯片供应链,如支持NVIDIA和苹果的需求,提供了保障。但台积电CEO C.C. Wei强调,先进技术研发将保留在台湾,这可能限制美国股权的实际影响力。

三星的得克萨斯州工厂计划生产3纳米和2纳米芯片,2026年投产后年产能达12万片晶圆。联邦政府可能通过47.5亿美元补贴换取约7%的股份。三星的优势在于其垂直整合能力,从芯片设计到制造一应俱全,股权投资或将加速其与美国军工企业的合作,如为F-35战机提供芯片。

这些股权交易预计将为联邦政府带来约200亿至300亿美元的总投资规模,占这些公司美国业务估值的5%-10%。这不仅能分担建厂成本,单厂造价高达200亿至300亿美元,还可确保技术转移和本土化生产。然而,股权比例的确定仍需平衡商业利益与国家安全,任何过高持股都可能引发国际争议。

2025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中国对台湾的军事压力和对稀土出口的限制让芯片供应链暴露无遗。联邦政府希望通过股权,确保在危机中优先获取芯片供应,尤其是在AI和国防领域。美光存储芯片支持五角大楼的服务器,三星的逻辑芯片用于导弹系统,台积电的AI芯片则是下一代武器的关键。股权持股或将赋予政府 veto 权,干预关键决策。

联邦政府股权投资的成败取决于谈判结果和执行效率。若2025年底前与美光、台积电和三星达成协议,美国半导体自给率或在2030年达25%,为AI和国防奠定基础。政府持股还可推动技术共享,如2纳米工艺的本土化研发。

财政赤字压力(2025财年达5.5%)也可能限制资金规模。此外,国会分歧和公众对“国有化”顾虑可能拖延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