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美国和越南宣布了一项新的贸易协议,主要内容是对直接出口到美国的越南商品征收20%的关税,高于市场预期的10%。对转运货物——即第三国绕道越南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40%的关税。而越南市场对美国全面开放,越南将对美国商品实施零关税。
这项协议在短期内给了企业确定性,让它们能更好规划生产和出口安排,但总体而言,分析师普遍认为对亚洲其他国家是利空大于利好。
为什么是利空?
因为第一,关税比预期更高。市场之前以为如果达成协议,美国会收个统一10%的关税,现在结果是越南本身20%,转运货物40%。这大大超出预期,意味着美国对贸易战的态度并没有缓和,反而在精准打击转运避税。
第二,转运规则收紧,对其他东南亚国家有警示作用。过去很多国家把生产环节搬到越南,即所谓的转运出口。现在美国专门对转运货物开刀,意味着泰国、马来西亚等同样依赖转运模式的国家也可能很快遭遇类似制裁。这在东南亚内部引发连锁反应,大家担心下一个会是我。
第三,跨国公司供应链布局受影响。韩国公司、甚至美企自己在越南的代工厂,很多产品本来就是为了规避对一些国家关税而设。如果美国也要对这些间接他国制造征高关税,韩国等在越南的投资都会受影响。
对货币的影响是什么?
花旗指出,如果类似的关税谈判继续落地,将加大东南亚国家央行进一步降息的压力。比如新加坡可能被迫把货币政策斜率降到0%,泰国央行也可能比预期更早降息。因为贸易不确定性会打击出口,经济增速放缓需要靠货币宽松来托底。
在汇率方面,美国对东南亚顺差国家的高关税会削弱这些国家的贸易盈余,利空本币走势。报告特别提醒,离岸人民币、马来西亚林吉特、泰铢、韩元、新元等都面临贬值压力。而像新台币、印尼盾、印度卢比、菲律宾比索可能受到的影响相对小一些。
这次的转运税是第一次被明确写进双边协议,意味着未来美国可能更精准地针对行业开征关税,比如制药、汽车等。所以这不仅是越南的问题,而是一个信号,美国的贸易策略会继续细化,针对性更强。
花旗认为,东南亚市场短期内会面临避险情绪上升,可能看到资本外流。例如,马来西亚国债市场最近有创纪录的外资流入,但如果关税风险升高,未来流入可能放缓。这会加剧地区债券利率的分化,比如韩国债券持续受欢迎,但马来西亚和泰国债券可能面临压力。
顺便一提的是,周四凌晨,贝森特表示,对越南20%关税不会与10%关税叠加。在美上市越南ETF盘中涨约0.8%。在特朗普宣布,美国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时,在美上市越南ETF也涨了,耐克也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