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东南部圣保罗郊外的桑托斯港,中粮集团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其在中国以外最大的出口码头。这座码头造价高达 2.85 亿美元,预计建成后将对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让美国方面感到紧张不安。
桑托斯港作为巴西最大港口,也是拉美第一大港,其货物吞吐量达到创纪录的 1.8 亿吨,其中超过一半是农产品,是南美大豆等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门户。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农产品需求庞大。过去十年间,中国曾是美国农民最大的市场之一,但自 2018 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后,情况发生了巨大转变。美国对华商品加征关税,中国采取反制措施,这使得中国不得不转向南美,特别是巴西,寻求农产品的替代供应。
中粮集团投资建设的这座码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港口设施。其配套了约合 14.88 亿人民币的铁路投资项目,总投资约 20.34 亿人民币。码头全部完工后,年吞吐量预计将达到 1400 万吨,届时将成为桑托斯港吞吐能力最大的枢纽。这将大大提升巴西农产品的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使得巴西大豆在价格和供应稳定性上更具竞争力。
数据显示,2017 - 2024 年期间,中国对巴西大豆的进口量增加了 35%,达 7300 万吨,而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量则减少了 14% 至 2700 万吨。到 2023 年,巴西农产品约占中国农产品总进口量的四分之一左右,美国的份额已降至 14%。中粮集团在桑托斯港建设的码头,将进一步增强巴西农产品的出口能力,中国从美国购买农产品的数量可能会进一步减少。美国农民眼看着自己曾经庞大的中国市场份额逐渐被巴西挤占,预计将因市场萎缩而损失数以十亿美元计的收入。
此外,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也促使中粮集团进行这样的海外投资。构建 “国际粮食走廊”,确保粮食供应链的稳定性,对中国至关重要。巴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正好符合中国的战略需求,桑托斯港码头的建设成为中国确保替代美国粮食供应的重要一环,这无疑削弱了美国农民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中粮集团在巴西的码头建设,在提升巴西农产品出口能力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全球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格局,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关键市场上,让美国农民的利益受到了冲击,这也难怪美国方面会为此感到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