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外汇 >  印度卢比加速突围美元体系
印度卢比加速突围美元体系
子鱼 来源: 2025-08-20 05:36
        
重点摘要
印度央行放宽卢比国际贸易结算机制,表面与全球“去美元化”保持距离,实则系统性推进本币国际化,以应对美元波动与地缘政治风险。

尽管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近期再次公开表态,声称“去美元化不是印度金融议程的一部分”,并强调“无意削弱美元”,但政策层面的行动却显示出另一番现实考量。本月初,印度储备银行(RBI)宣布取消商业银行开设特殊卢比Vostro账户的事前审批要求,进一步简化了以本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流程。这一技术性调整,是印度在当前全球贸易格局重构背景下的深层次战略布局。

印度始终与“去美元化”这一敏感表述保持距离。今年三月,印度外长苏杰生也明确表示“我们没有兴趣去破坏美元的地位”。然而他同时强调,印度正在“积极推动卢比国际化”,并已与多国建立本地货币结算机制。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反映出新兴市场国家在美元霸权结构下的现实困境——既要维系现有体系的稳定,又需防范过度依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分析师指出,印度推动本币结算的核心动因之一是抵御汇率波动带来的贸易风险。在过去一年中,卢比对美元已贬值超过3.5%。若一家印度进口商签订以美元计价的合同,而在货物交割前卢比进一步走弱,企业就需以更多本币完成支付,利润空间被大幅挤压。通过扩大卢比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印度企业得以规避这一类外汇风险。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教授哈什·潘特指出,“印度的主要目标并非推翻美元体系,而是通过与其他国家开展本币结算,增强自身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当前政策推出的时机耐人寻味。美国对印度加征高达50%的进口关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巴西等金砖国家成员不断呼吁建立共同贸易货币以替代美元。美国总统特朗普甚至公开威胁,若金砖国家试图挑战美元霸权,将进一步施加高额关税。在这一背景下,印度处于两难境地。

事实上,印度早已展开系统性布局。除简化结算流程外,印度央行还允许商业银行以卢比进行跨境贷款,并积极与贸易伙伴国建立货币合作机制。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的维韦克·米什拉认为,这类措施是印度向国际市场释放的明确信号,表明其不会被动接受外部压力,而是在谨慎推进“去美元而不言去美元”的务实策略。

尽管金砖国家内部曾多次探讨创设共同贸易货币,但短期内仍难取得实质性突破。美元至今仍占据全球外汇储备的约六成,且暂无真正意义上的替代选项。ESSEC商学院经济学副教授Jamus Lim指出,去美元化是一个已持续二十多年的缓慢进程,近期地缘冲突和贸易摩擦只是加速了这一趋势。“美元被‘颠覆’并不会在短期内发生,除非出现一个足够强大且可信的替代货币。”

然而包括印度在内的新兴市场并未放慢尝试的脚步。德里社会发展委员会教授比斯瓦吉特·达尔建议,金砖国家可探索货币互换安排和联合货币池机制,将贸易盈余用于多边发展项目,逐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长远来看,印度在“去美元”与“护美元”之间的战略摇摆仍将持续。其政策核心并非激进的体系颠覆,而是通过多边本币结算、区域性货币合作等机制,渐进地重塑与自身经济实力相匹配的货币话语权。正如一位长期观察印度金融政策的分析师所言,“印度所做的,其实是在美元体系之内,为自己悄悄修建一道防波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