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宏观数据 >  工业利润暴跌5.5%!中国10月经济遇冷
工业利润暴跌5.5%!中国10月经济遇冷
币海独步者 来源: 2025-11-27 05:04
        
重点摘要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5.5%,这一降幅是6月以来的最大值。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5.5%,这一降幅不仅是6月以来的最大值,更直接扭转了8、9两月两位数增长的向好态势。

而前十个月工业利润1.9%的累计增速,较1-9月的3.2%明显放缓,进一步印证了经济增长动能的减弱,背后则是中美贸易紧张升级与内需疲软的双重挤压。​

中美贸易的 “拉锯战” 在10月尤为激烈。当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威胁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关税,出口管制的升级让依赖外贸的工业企业承压,尽管月末两国在韩国达成协议暂时降温,但贸易不确定性已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实质影响。

这种外部压力下,不同行业的盈利表现呈现出显著分化:前十个月采矿业利润暴跌27.8%,成为拖累工业利润的主要板块;而制造业和公用事业(涵盖电力、热力、燃料与水供应)则展现出相对韧性,利润分别增长7.7%和9.5%。其中,汽车制造业表现亮眼,前十月利润增速从1-9月的3.4%提升至4.4%,成为制造业中的一抹亮色。

企业性质的差异也让盈利格局更显复杂。前十个月,国有企业利润基本持平,增长动力略显不足;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含港澳台投资)和私营企业则分别实现3.5%和1.9%的增长,私营企业虽保持正增长,但增速已与整体工业利润水平持平。

国家统计局首席统计师于卫宁将10月利润下降归因于“去年同期高基数”与“企业支出快速扩张”,但从更宏观的经济指标看,制造业活动的萎缩早已埋下伏笔。10月官方制造业 PMI 跌至49.0的六个月新低,低于50荣枯线的表现,印证了工业生产端的疲软。​

物价数据的 “喜忧参半” 更凸显经济复苏的复杂性。10月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意外同比上涨0.2%,结束了今年大部分时间的负增长,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 CPI 更是飙升至1.2%,创下2024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但野村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的分析表示:1.2%的核心通胀中,约四分之一与本地消费无关,实则由黄金价格飙升拉动,且租金下降幅度被低估进一步夸大了通胀数据。

在他看来,中国自2022年底以来已处于 “中度衰退”,“要真正摆脱通缩困境还需更多时间”,尤其是2025年中期后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通缩压力难以快速缓解。

经济增速的放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第三季度 GDP 同比仅增长4.8%,10月的关键指标更是延续疲软态势:零售额同比增长2.9%,连续第五个月放缓且创下逾一年最低增速,反映出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低迷。

前十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萎缩1.7%,为2020年疫情期间以来首次,基建、房地产等投资领域的乏力拖累整体经济。

工业产出同比增长4.9%,低于市场预期,生产端复苏动力不足。与此同时,10月城镇失业率仍维持在5.1%的高位,就业压力未得到有效缓解,进一步制约消费与经济循环。

面对经济困境,中国决策者已明确未来五年“提振消费”的方向。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鉴于今年“约5%”的经济增长目标有望实现,北京方面可能暂缓大规模刺激。

麦格理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指出,“政策制定者既不想错过目标,也不想超额完成目标”,他预计2026年中国经济或在强劲出口推动下继续保持5%增长。

但他认为“通缩压力可能持续存在”,毕竟外部需求的强劲降低了国内刺激的紧迫性,而内需疲软、投资萎缩等结构性问题,仍需更长时间与更精准的政策来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