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以8:1票数维持0.5%短期利率不变,却抛出一份超预期的通胀展望报告:2026财年核心CPI预测值从2.2%跃升至2.7%,2028年将精准触及2%政策目标。行长上田一夫将这一修正归因于关键变量变化——上周敲定的美日贸易协定削减了汽车出口关税,使制约经济的外部风险下降30%。
"关税不确定性已实质性缓解。"上田在发布会现场展示的数据显示,日本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关税从2.5%归零,农产品互惠关税同步削减。这直接刺激央行同步调升GDP预期:本财年增速0.6%(原0.5%),2025年达1.0%。但真正点燃加息预期的是顽固的物价压力——大米批发价同比暴涨17.7%,拉高食品通胀率至连续22个月超5%。
道富经济学家克里希纳·比马瓦拉普指出:"通胀预期跳升暴露出央行对价格失控的焦虑。"交易市场随即用日元汇率画出政策预期曲线:决议公布后日元冲高148.60/美元,又在"暂不加息"的现实下落回149.65,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565%高位剧烈震荡。这种波动暗合央行两难处境:既需遏制物价螺旋上涨,又得防范政策急转破坏刚复苏的经济。
真正令决策层头痛的变量正在议会大厅发酵。参议院选举挫败使执政联盟失去修宪主导权,反对党已要求央行延缓加息减轻民生压力。然而瑞穗证券分析师松尾雄介发现矛盾点:"民众对物价的怒火可能反成加息催化剂。"他观察到超市限购平价米的队伍正衍生出社会议题,迫使决策天平向遏制通胀倾斜。
上田行长罕见释出量化标准:"当工资涨幅连续超过物价涨幅3个百分点时,我们将启动加息。"该表述被视为最明确政策指引。当前春斗薪资增幅3.58%已连续两年跑赢CPI,若9月通胀数据维持2.8%高位,市场押注的10月加息窗口或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