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商业 >  新的泡沫?科技巨头资本狂潮 3800亿美金押注AI
新的泡沫?科技巨头资本狂潮 3800亿美金押注AI
币海独步者 来源: 2025-11-01 05:52
        
重点摘要
科技互联网巨头的财报季落下帷幕,一个清晰信号贯穿始终: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投资只会向更大规模迈进。

科技互联网巨头的财报季落下帷幕,一个清晰信号贯穿始终: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投资只会向更大规模迈进。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Meta、微软与亚马逊纷纷上调或明确资本支出预期,四家公司今年的资本支出总额预计已超3800亿美元(其中微软的预测针对2026财年,该财年将于6月结束)。

这些行业龙头正全力竞逐 AI 基础设施建设,以承接他们口中 “几乎无限” 的 AI 服务需求。但与这股投资热形成反差的是,市场反应呈现显著分化:有的公司股价随支出计划提振,有的却因支出合理性与收益前景遭质疑而重挫。

与此同时,OpenAI 宣布的万亿级基础设施合作更将行业投资规模推向新高度,也让 “历史性支出是否催生泡沫” 的争议愈发凸显。​亚马逊是此轮财报季的 “赢家” 之一,其盈利与营收双双超预期,同时将今年资本支出预期从1180亿美元上调至约1250亿美元。

“我们将继续进行大量投资,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 亚马逊首席财务官布莱恩・奥尔萨夫斯基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强调,且明确 2026 年投资额还将进一步增长,“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从长远来看,它有可能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

 强劲的业绩与明确的 AI 布局预期形成共振,直接推动亚马逊股价飙升,投资者用脚投票认可其 “高投入-高回报” 的长期逻辑。​

Alphabet 同样收获市场青睐,不仅盈利超预期,还将今年资本支出预期从750亿-850亿美元上调至910亿-930亿美元,反映出其在 AI 基础设施上的加码决心。

周四,Alphabet 股价上涨2.5%,这份认可背后,是谷歌云业务提供的 “收益锚点”——第三季度谷歌云销售额同比增长34%至151.5亿美元,AI 投资与云服务需求形成正向循环,让市场看到了支出转化为营收的清晰路径,这也成为其区别于其他巨头的关键优势之一。​

相比之下,微软的境遇略显尴尬。尽管业绩同样超出预期,但公司股价仍下跌约3%,核心症结在于资本支出的 “加速增长” 信号打破了市场预期。微软首席财务官艾米·胡德透露,公司此前曾预判资本支出增长会放缓,但2026财年(始于7月)的资本支出增长将再度提速。

回顾上财年,微软资本支出已同比增长45%至645.5亿美元,以此推算,2026财年其资本支出至少约为940亿美元,若计入租赁支出,规模还将显著扩大。市场担忧,这种持续高增的支出可能在短期内稀释利润,即便长期与 AI 收益挂钩,短期的不确定性仍让投资者选择谨慎离场。

最受冲击的当属 Meta,堪称此轮财报季的 “失意者”。尽管各项业绩均超预期,且将资本支出预期从660亿-720亿美元微调至700亿-720亿美元(实际变动幅度有限),但 Meta 股价周四暴跌11%,创下三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深层次原因在于,Meta 与亚马逊、微软、谷歌存在关键差异。它没有云服务业务,也缺乏与 AI 投资直接挂钩的明确收入来源。Meta 称 AI 的价值体现在 “通过更精准的定位提升核心数字广告业务绩效”,但这种间接收益逻辑难以让投资者信服。

奥本海默分析师甚至因此将其评级从 “买入” 下调至 “持有”,理由是其 “超级智能” 领域存在 “未知的收入机会”,且 “高支出抵消了积极的收入增长”,反观谷歌,分析师认为其 AI 收益 “具有可预测性”,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Meta 的 AI 投资争议还与其过往的战略轨迹深度绑定。今年 6 月,Meta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宣布成立 “超级智能实验室”,称将由 Scale AI 前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王、GitHub 前首席执行官纳特・弗里德曼等知名人士领衔,整合公司各基础模型研究团队,并在备忘录中表示 “乐观认为新人才与并行开发方法能兑现个人超级智能承诺”。

但奥本海默分析师指出,这种大规模投入 “复刻” 了2021-2022年 Meta 在元宇宙领域的激进策略——当时扎克伯格宣称元宇宙是 “计算的未来”,但如今 Meta 在增强现实领域仍持续亏损。

财报显示,旗下 Reality Labs 部门当季营收仅4.7亿美元,亏损却达44亿美元。过往 “高投入低回报” 的记忆,让投资者对 Meta 此次 AI 豪赌更添疑虑,担心重蹈元宇宙的覆辙。​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巨头的数千亿支出,在行业层面仍非顶点。OpenAI 近期宣布的基础设施合作项目规模约为1万亿美元,合作伙伴涵盖英伟达、甲骨文、博通等产业链关键企业,其体量远超四家巨头的总和,进一步凸显 AI 基础设施竞赛的激烈程度,也让 “行业是否存在资源错配” 的质疑声更盛。​

从行业逻辑看,AI 投资的 “含金量” 往往与云业务深度绑定。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微软 Azure、谷歌云是全球云服务三大龙头,尽管 AWS 规模最大(第三季度营收330亿美元,同比增长20%),但增长速度不及微软 Azure(40%)与谷歌云(34%)。

Cantor 分析师指出,拥有 “像微软这样庞大的服务堆栈” 的云平台,更能从 “AI 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阶段” 中受益,因为云业务可直接承接企业 AI 服务需求,让 AI 投资快速转化为营收。

而 Meta 缺乏这一关键载体,其 AI 支出的 “回报闭环” 尚未形成,这也是市场对其态度谨慎的核心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