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综述 >  最强制裁生效!美国对俄石油的制裁会颠覆全球市场吗?
最强制裁生效!美国对俄石油的制裁会颠覆全球市场吗?
林天心 来源: 2025-11-21 14:19
        
重点摘要
美国制裁俄两大石油巨头,冲击全球能源市场,中俄印三国反应成关键,油价与供应链面临新一轮不确定性。

11月21日,美国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卢克石油(Lukoil)的制裁正式生效。消息一出,全球能源市场立刻绷紧了神经。这不是第一次制裁,但这次显然更狠:加上年初已被列入黑名单的Gazprom Neft和Surgutneftegas,俄罗斯向海外出口石油的主要通道,几乎被一网打尽。

俄罗斯每天出口约740万桶原油和成品油,占全球消费总量的7%。这么大的体量一旦被“卡住”,没人能完全置身事外。眼下最让人揪心的,是那两个最大的买家——中国和印度。截至10月底,两国合计每天进口近360万桶俄油。制裁公布后,印度炼油商很快表态要大幅削减采购,但实际动作还只是放缓,并未彻底停手。如果他们最终真的“断供”,俄罗斯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同等量级的接盘者。

中国的情况则更复杂一些。作为俄油最大买家,其采购量占俄罗斯出口近一半,但最近已有国有买家取消部分订单。尽管中俄关系较为紧密,但中国经济正面临增长放缓的压力,原油库存也已处于高位,再加上长期强调能源来源多元化,未必愿意在这个节骨眼上大举增持俄油。

美方的意图很直接:切断俄罗斯联邦预算中占比约四分之一的油气收入,削弱其维持战争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特朗普政府首次直接对俄石油行业动刀。此前,拜登政府采取的是“价格上限”策略——设定俄油每桶60美元的上限,试图在压低俄收入的同时避免引发全球油价剧烈波动。但如今这套机制似乎已不够用了。尤其在欧盟和英国近期下调价格上限后,美国却按兵不动,特朗普团队也从未真正用它来追加惩罚。

问题在于,全球石油贸易高度依赖美欧主导的金融、保险和航运体系。哪怕不是美国企业,只要参与了与受制裁实体的交易,也可能被连带处罚。过去几年,已有数百艘油轮及相关运营商被拉黑,连印度纳亚拉能源和中国山东裕龙这样的买家也未能幸免。不过,俄罗斯并非毫无招架之力。靠着一支由老旧油轮组成的“影子船队”,加上平行银行和港口网络,俄油出口往往在短暂下滑后迅速反弹。

眼下,俄海运原油出货量确实回落到了两年多来的低位,克里姆林宫每周油气收入已缩水至约12亿美元。印度信实工业更是宣布,其位于贾姆纳格尔的巨型炼厂自11月20日起停止加工俄油——这不仅是合规姿态,也可能是在为与美国谈判争取筹码。毕竟,特朗普政府此前曾因印度采购俄油而加征惩罚性关税,减少进口或许有助于缓解贸易压力。

对中国而言,暂时躲过了次级制裁的威胁,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若大量原定运往印度的俄油试图转向中国,操作难度不小。国际航运、保险和银行机构很可能因忌惮制裁而拒绝参与。唯一的出路,或许是效仿此前运输伊朗原油的“暗渠道”——通过非正规船队、影子金融和特定港口完成交割。

这场博弈的走向,取决于两个关键变量:印度是否真的彻底退出,以及中国是否愿意顶着风险接手更多俄油。如果两者同时退场,全球对中东等替代资源的竞争将骤然加剧,油价难保不被推高;但如果俄油仍能通过灰色路径悄然流动,制裁的实际杀伤力恐怕就要打个问号。无论如何,这场围绕能源、地缘与金融控制权的较量,正在把全球市场推向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