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加密货币 >  加密超级周期悄然重启!价值回归时代已经开始?
加密超级周期悄然重启!价值回归时代已经开始?
Vicky 来源: 2025-11-20 05:45
        
重点摘要
真正的上涨,只属于那些嵌入全球金融底层的资产。

2025年,加密正在告别上一轮全民狂欢,进入一个机构化、选择性的周期。Lido 联合创始人 Konstantin Lomashuk 说:超级周期已经在展开,只是它不再像 2021 年那样靠情绪冲天,而是靠结构变化驱动。这句话像一句拆穿真相的冷水:加密世界正在从散户的放纵舞厅,转向机构的会员制俱乐部。门槛提高、规则改变,未来的赢家只剩少数。

所谓超级周期,不再是所有资产一起狂涨,而是强分化的、持久的价值重排。过去,每一轮牛市都是一场烟火大会,光影绚烂,人人觉得自己能抓住奇迹;现在,市场像一轮漫长的筛子,噪音项目被不断过滤,只有真正有现金流、有用户、有基础设施属性的资产,才能活到下一阶段。

比特币的角色从叛逆符号变成数字版国债,以太坊的地位从“创新试验场”变成全球 DeFi 与支付的底层协议。Solana、TON 这种能承载大规模交易与真实用户活动的网络,成了资本的磁极。而另一边,那些靠白皮书讲故事的治理代币、“杀手项目”、社群币,正在被市场温和但持续地归零。

这种分化本质上是一种进化。过去的加密周期靠投机升温,现在的周期靠价值沉淀。机构资金的进入让加密不再是靠情绪推动,而是靠资产负债表推动。

华尔街不会为 Meme 感动,它要稳定收益,要费用收入,要基础设施的黏性。于是,整个市场的逻辑被重写:山寨币不再跟着比特币涨;资金在链上留下的印记越来越像传统金融;叙事从“会不会涨”,变成“能不能赚钱”。这也是为什么 Lomashuk 那句“90% 的项目正在被重新定价为零”听上去冷,但说的是生态成熟的必要代价。强者稳固基本盘,弱者消失在时间里。

宏观因素也在推着周期前进。美联储降息的风向使得无风险收益下降,传统国债吸引力变弱,全球资金开始重新寻找生产性回报。DeFi 借贷、质押收益、链上国债代币、真实收入协议,开始成为资本的新“收益工具”。过去,流动性像洪水一样涌入市场,将一切泡沫推高,然后又迅速退潮;现在它像一条条精准的水管,只灌溉那些能持续输出价值的土壤。Aave、EigenLayer 等协议的总锁仓增加不是偶然,而是利率环境变化的自然结果。

整个市场正在从“投机赌场”向“链上收益农场”切换,流动性不再被浪费在 Ponzi 上,而是回到工具型、治理型的真实场景。

当 AI 加速与加密结合时,整个超级周期又会被点燃一次。AI 不是旁观者,它正在成为链上活动的制造者。未来的 AI Agent 不会去银行排队开户,它们只会使用钱包,自动调度支付、执行交易、管理资源。区块链会成为 AI 世界的协作层,预计未来 10 亿级别的交易,不会来自人,而来自 Agent。这不是科幻,而是趋势开始显现:自动套利、自动托管、自动执行策略,已经在测试环境里跑得飞快。

AI 把加密从“人类注意力经济”带向“机器自主经济”,从靠 FOMO 撑起的泡沫,变成不断生成交易、费用和资产流的体系。预测市场会从利基工具,变成 AI 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定价高速公路,衍生品和链上对冲会变成机构的操作后台。加密的本质会悄然改变:它不再只是投资品,而是 AI 经济的能源系统。

不过,超级周期不是直线,它有挫折、有震荡、有假突破。2025 全球宏观极不稳定:AI 热潮推升科技股,同时地缘风险又不断扰动情绪。周期边界因此模糊: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牛市,而是“牛熊交叠的常态”。

四年周期框架正在瓦解,比特币主导率持续攀升,机构持仓比例上升,山寨季变得局部且短暂。未来的加密将从“情绪周期”变成“采用周期”,从叙事驱动变成结构驱动。因此,真正决定超级周期是否能彻底起飞的,不是技术突破,而是宏观流动性和监管环境。

最终,加密超级周期的本质,是一场缓慢但坚决的淘汰赛。泡沫碎掉,价值沉底,生态变得越来越稳。Lomashuk 说“我们已经突破逃逸速度,只是大多数人还没看懂图表”,这句话有点狂,但也有点对。未来的财富分布会越来越像传统市场:少数核心资产积累价值,大量边缘资产不断归零。加密不再是“一夜暴富的梦想机”,而是几十年慢慢复利的体系。

超级周期的本质,不是新的泡沫,而是新的秩序。2025 年的沉寂只是蓄势,2026 年的爆发点,会来自 AI、稳定币、DeFi 收益、平台化、机构配置这些合力。噪音会消失,价值会显形。加密市场第一次真正迈向成熟,而成熟的代价,就是残酷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