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于东八区时间2025年7月14日在北京重启外交通道,这是自2020年两国边境爆发致命冲突后,印度最高外交官员首次踏上中国土地。在这场标志性的会晤中,苏杰生向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传递明确信号:过去数月,亚洲两大邻国间紧绷的缰绳正在松弛。
"自纳伦德拉·莫迪总理与习近平主席去年十月在喀山会晤以来,双边关系持续稳步提升。"苏杰生在会谈中锚定这一态势。印度外交部发布声明进一步揭示其核心立场——"关系持续正常化将创造互利结果"。这位印度外交掌舵人在社交媒体上延续谨慎乐观论调,称对访华期间保持"积极势头"抱有信心。
韩正的回应引入东方哲学式的隐喻。据新华社报道,他强调"龙象共舞"符合双方战略利益,两国作为主要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核心成员,需要在动荡世界中找到共存之道。这一象征体系中,龙与象各自承载着两个古老文明的重量。
此次穿梭外交并非孤立事件,它揭示双方进入微妙的外交解冻期。继六月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现身青岛出席上合组织防长会议后,苏杰生此行被解读为更高层互动的铺路石。彭博社消息显示,外长将在北京会晤中国外长王毅,继而转赴天津参与上合组织外长理事会——诸多信号指向同一个终点:莫迪今秋可能现身上合峰会。
时针回拨至2020年6月,喜马拉雅山麓的枪声曾让两国关系坠入冰点。转折始于去年金砖峰会习近平与莫迪的握手,今年更具象征意义的动作得以确认:暂停五年的西藏冈仁波齐朝圣路线重启。苏杰生特别提及"冈仁波齐朝圣恢复在印度广受赞誉",同时强调"作为邻邦和主要经济体,保持开放沟通至关重要"。
当大国博弈棋局布满不确定因素,龙象能否踏出协调舞步关乎整个亚洲地缘格局。两位外交官的会晤桌承载着超越双边关系的期待——这既是两大文明穿越历史迷雾的重新探索,亦是全球南方势力在多极世界寻求话语权的实践样本。这种务实对话的存在本身,已然成为后冷战时代外交场域的重要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