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深度分析 >  美联储宽松的代价:美国中产正在被慢慢榨干
美联储宽松的代价:美国中产正在被慢慢榨干
股海柠檬精 来源: 2025-09-18 10:15
        
重点摘要
美国民众的生活质量正在长期、持续的下降。大多数人都会逐渐感受到,日子越来越难过。

美联储开始放水,风险资产一度冲高。但狂热的市场背后,已经危机四伏。

首先是美股泡沫。现在美股市值已经处在历史最高位,有一个叫CAPE(周期调整市盈率)的指标,已经快接近1999年互联网泡沫顶峰时的水平,这说明市场非常贵,风险极高。更让人担忧的是,借钱炒股的保证金贷款也创新高了,这说明很多投资者都在加杠杆、借钱炒股,风险被无限放大。一旦市场有点风吹草动,那可就是借钱炒股,倾家荡产的节奏。

而且,别以为只有股市疯狂,债券市场也一样,那些高风险的垃圾债,利差窄得可怜,投资者却愿意以很低的回报去承担巨大风险。更讽刺的是,普通人觉得最稳当的美债,现在实际利率几乎为零,甚至是负数。有专家甚至调侃说,现在持有美债,就等于是被政府慢性违约,因为政府可以通过货币贬值来变相赖账,老百姓的钱就这么一点点被稀释了。

 

再看看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房价也处在历史高位。现在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7.5倍。这意味着,一个普通家庭要工作7.5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结果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竟然升到了38岁,这又是创纪录的。可想而知,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人被高房价挤出市场,连成家立业都成了奢望,这简直是在影响着整个社会和人口的未来趋势。

而且通胀正在偷走你的钱。美联储放水,直接导致了货币泛滥。过去12个月,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了5%。而CPI已经连续接近5年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了。最新的数据显示,年化通胀率都达到4.1%了。更可怕的是,PPI更高,年化竟然高达11.5%。这意味着,通胀的压力其实被低估了,美国民众实际感受到的物价上涨,可能比官方数据还要严重得多。

那么,在这一轮又一轮的放水和资产狂热中,谁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呢?答案是中产阶级。美联储和政府的宽松政策,推高了资产价格。富人因为持有大量资产,所以他们是受益者。但普通老百姓,尤其是中产阶级,却要为这一切买单。

现在的工资涨幅根本跑不赢生活成本。官方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名义工资每年平均增长3.0%,扣掉CPI(2.3%),似乎还有0.7%的实际增长。听起来好像还行,但现实生活中,民众主要开支涨幅远超CPI,租金每年涨4.1%,房价每年涨4.2%,医疗保险涨5.0%,食品像鸡蛋、牛肉这种更是涨幅惊人。这说明官方的通胀数据,根本低估了民众真实的生活压力,普通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拮据了。

美国中产家庭的财务状况非常拮据,储蓄薄弱到连一次普通家庭旅行都难以承受。举个例子,美国一个四口之家,去度假一周平均要花8000 美元。但美国的家庭储蓄中位数,也正好是8000美元。也就是说,一次旅行就可能把全部积蓄花光。为了追赶通胀和财富差距,很多人不得不被逼无奈地去冒险,借钱加杠杆、贷款炒股、炒房、投资各种投机资产。但问题是,他们风险意识不足,资金储备薄弱,根本承受不起亏损。

举个例子,很多普通人通过二房东/小散模式,把钱投进公寓市场。这些组织用高风险的短期过桥贷款去收购房产,拼命加杠杆。结果2022年美联储一加息,短期贷款成本飙升,房产价值暴跌,数百亿美元的中产投资就这样蒸发了。相较之下,富人有资产,或者政府会兜底。但普通投资者,哪有财政部救助?即便有救助,代价也最终由纳税人,也就是中产来买单。

所以,美国民众正在经历的清算,不会像股市暴跌那样一下子爆炸,而是一种长期、持续的生活质量下降。大多数人都会逐渐感受到,日子越来越难过。这就像20世纪英国的逐步衰落一样,表现为生产力和社会美德的衰退,个人自由被削弱,中央政府变得越来越庞大,干预也越来越过度。中产阶级被掠夺,并不是意外,而是通胀政策的必然结果。通胀本质上是一种国家有意选择的手段,最终牺牲普通人来维持政治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