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股票 >  美股发出1999年级别泡沫警报
美股发出1999年级别泡沫警报
股海柠檬精 来源: 2025-11-05 02:46
        
重点摘要
Shiller P/E指标直接突破了40大关,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让无数人倾家荡产的1999年互联网泡沫时期。

有一个非常厉害的股市估值指标又突破红线了,而且是史上第二次。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让无数人倾家荡产的1999年互联网泡沫时期。

这个指标到底有多牛?

它就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教授发扬光大的“周期性调整市盈率”,简称CAPE,或者叫Shiller P/E。这个指标可不是一般地简单粗暴,它非常聪明,会回顾过去十年调整过通胀的平均盈利来衡量股价,这样就能尽量排除掉经济周期的影响,给出一个更稳健、更真实的估值。

那现在它发出了什么警报呢?

各位注意了!最近这个Shiller P/E指标,它直接突破了40大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翻开历史记录,这个指标达到40以上,一共就只有两次。一次就是现在,另一次,就是1999年,那个科技股泡沫破裂的前夕。

这一下,就让大家紧张起来了。你想啊,上次出现这么高的估值,紧接着就是股市大跌,多少人因此亏得血本无归。现在又来了这么一出,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历史。

历史数据告诉我们什么?

 

Shiller P/E这个指标啊,它的峰值往往就是市场未来表现不佳的预兆。比如1929年大萧条前、1966年以及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前,这个指标都达到了高点。而紧随其后的十年里,美国股市实际的回报率(就是扣除通胀后的真实收益)都是负的。这说明在高估值的时候入场,未来很可能要吃亏。

那有人可能会问了,这次不一样吗?

每次市场高歌猛进的时候,总有各种声音出来说:“这次不同了!”有人说,现在的公司质量更高,像微软这种轻资产、高利润的公司多了。还有人把希望寄托在人工智能(AI)上,觉得AI能带来生产力革命,支撑高估值。

但专家们表示,这些解释在Shiller P/E这个黄金标准面前,显得有点站不住脚。AI确实很火,但它的影响必须是真正变革性且持久的,才有可能让估值回到历史平均水平。而且现在美国企业税率和劳动力成本都处于低位,这在政府赤字巨大和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根本就难以持续,甚至可能逆转。

那是不是意味着现在就不能投资美股了呢?

也不是这么绝对。Shiller P/E它不是一个能精准预测短期市场涨跌的工具,高估值状态也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但它确实对我们判断长期风险,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它提醒我们,当前的高估值,最终是需要修正的。

不过,警报之下,也并非全无机会。有机构根据Shiller P/E建立的模型,对未来十年不同资产类别的回报做了预测,结果发现,机会还是有的。例如美国大型价值股,比如一些传统行业的龙头企业,反而有望实现正回报,预计能达到1.6%。

最有前景的可能在哪里? 模型显示,美国小盘股、欧洲股票和新兴市场股票,它们的预期年化真实回报最高,能达到4.8%、5.0%和5.4%。

但是,美国大型成长股,也就是像“科技七巨头”这类公司,未来十年的年化真实回报,预计可能是负的,大概在-1.1%。

所以说美股的这个40警报,像是一声警钟,提醒我们对未来的投资要更审慎。特别是那些热门的、高估值的成长股,大家可能要多加小心了。但同时,它也可能在暗示我们,是时候把目光投向那些被低估的市场和资产类别了。

相关资讯
标签: 美股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