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测仅仅一周,下载量就破了1000万,全球模型下载突破7亿次——这是阿里通义千问刚交出的成绩单。
但你以为阿里只想做个App吗?大错特错。
就在11月27日,阿里发布了首款搭载“通义千问”大模型的夸克AI眼镜,起售价定在了1899元。阿里副总裁吴嘉首次以“千问应用负责人”的身份站到了台前。这释放了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阿里不想只做那个陪你聊天的机器人,它要造一个能帮你干活的真家伙。
这东西最大的看点其实不在价格,而在于它想干的事儿——它不光是想让你戴个眼镜,而是想把支付宝、淘宝、高德地图这些国民级应用,直接焊在你的眼睛上。

现在市面上很多AI,聊起天来头头是道,真要让它办点事儿就歇菜。针对这一点,阿里这次直接摊牌了。吴嘉有个观点非常犀利,他说AI助手比拼的不是谁更会聊天,而是智力水平和办事能力。夸克这款眼镜,阿里给它的定位是第二大脑。什么意思呢?这就好比你随身带了个既懂生活又懂花钱的私人助理。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以前你看到喜欢的东西,得掏手机、拍照、搜同款。现在戴着这眼镜,你看一眼,问一句,它能直接调动淘宝给你比价。再比如出门在外,不用低头看手机屏幕,它直接通过高德地图给你导航。甚至付款的时候,它都能调起支付宝。专家分析认为,这种所见即所得的服务能力,才是阿里敢硬刚Meta这类国际巨头的底气。
当然,软件再好,戴着不舒服也是白搭。这次硬件层面有几个细节很有意思。
大家知道,拍视频最怕光线暗,很多智能眼镜一到晚上就是瞎子。夸克这次用了个手机圈很熟的技术,叫Super Raw暗光增强,简单说,就是把旗舰手机的夜拍能力塞进了眼镜里,哪怕在光线不好的地方,也能拍清楚。
还有一个痛点解决得很聪明——续航。智能眼镜最怕用到一半没电了,还得摘下来充。阿里这次搞了个双电池可换电设计。这就像咱们以前用的老诺基亚一样,没电了?直接换块电池接着用,这让它具备了全天候在线待命的可能。而且针对大家担心的“吵架都听不清AI说什么”的问题,它配了5个麦克风加骨传导,就算在地铁这种嘈杂环境,也能跟AI正常对话。
那阿里为什么这么急着推硬件?
其实阿里这时候入局硬件,简直就是开启了困难模式。
咱们把视角拉大一点看看这个市场。
在国际上,Meta靠着雷朋联名款和VR头显,拿走了大半壁江山。苹果、三星也在死死盯着这块肥肉。
在国内,竞争更惨烈。IDC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国智能眼镜卖了160万副,其中小米一家就切走了三分之一的蛋糕。
业内普遍认为,AI的下一站,不是手机屏幕,而是接管你的感官。
在这样一个巨头扎堆、甚至还有像Even Realities这种黑马创业公司搅局的红海里,阿里凭什么觉得这一把能赢?
其实看懂了阿里的新战略,逻辑就通了。
这是阿里重组为AI-First公司后,最重要的一次突围。以前是把AI做在软件里,现在是把AI“焊”在硬件上。
而且,阿里的野心远不止国内。据内部透露,这款眼镜的国际版明年就要上架全球速卖通。这说明什么?说明阿里想用千问这个号称全球性能最强的开源模型,去海外市场跟Meta、谷歌正面对刚。
阿里集团副总裁吴嘉表示:“选择夸克AI眼镜,就是选择千问。”这意味着,阿里正在从一家纯粹的互联网公司,向“AI First”的硬件终端延伸。这不仅是一次产品的发布,更像是一次圈地运动——谁先占领了用户的眼睛和耳朵,谁就掌握了未来数字世界的入口。
从1899元的入门款G1,到更高端的S1,阿里这次显然是想用“性价比+全生态”的打法,去普及AI眼镜。如果是你,你会愿意为了解放双手,把支付宝和淘宝戴在脸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