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收益率又在飙,为什么?
上一次是因为特朗普搞加关税,市场一看不妙,疯狂抛售美债,导致收益率飙升。后来特朗普自己服软,延迟90天关税,才让收益率稍微降下来。
但这一次更严重,是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展望,理由是美国财政实在太烂,赤字太大,管都不管。所以这不是政策一出就能改的事,而是长期结构性失衡,非常棘手。
下面这六招,是如果长期美债收益率继续疯涨,美国政府手里可能动用的工具包。
①财政部动手,改发债结构
少发10年、30年这类长债,多发3个月、6个月的短债。长债对市场心理影响大,短债的利率市场没那么敏感。历史上,2023年第四季和2024年初,美国财政部就因为市场反应太强,减少了30年期国债的拍卖量。
这招优先级较高,很可能率先使用。
② 美联储张嘴干预,只说不做也能压预期
官员出来说话,比如说:“我们看到金融状况紧了”、“现在利率已经很高了”、“未来可能有降息空间”,哪怕实际还没动。市场听到这类鸽派信号,就会自己去拉低长期利率。这叫“Open Mouth Operations”(张嘴干预)。
这招优先级也高,因为最省成本、最灵活,几乎随时可用。
③ 利用地缘风险引导避险资金买债
在正常时期,一旦有国际局势紧张,比如战争、冲突、地震等,全球资金就会买美债避险。但现在这招不好使了,因为特朗普在搞加关税,这反而是推高通胀、美债风险的负面信号,所以避险资金也不爱买美债了。
这招优先级低,这次救不了急。
④ 放松银行监管:让银行敢继续买债
放松SLR(补充杠杆率)等监管要求,不把债券账面亏损算进去,银行就不会急着卖债。起码能让被迫抛售的压力先缓解下来。
这招优先级中等偏高,如果市场抛售太严重,这招很可能上。
⑤ 流动性工具:临时放水兜底
启动SLR回购、贴现窗口、BTFP(像硅谷银行倒闭时美联储用过的紧急工具)。优点是迅速补水,不改变政策路径。
这招优先级相当于紧急用药,只在市场系统性恐慌时使用。
⑥ 稳定币立法:让加密货币圈帮买美债
通过《STABLE法案》、《GENIUS法案》等法规,让Tether、USDC这些稳定币必须拿真金白银买短期美债当做储备。现在Tether持有的美债,已经超过德国。
这招是中长线重要方案,短期内难落地,但潜力巨大。
最终,哪一招可能最先上?如果美债收益率持续无序上冲,美国最有可能优先用的两招是,财政部调整国债发行结构和美联储口头干预市场预期。然后,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可能放松监管和推流动性工具,而稳定币立法是战略级长期解法。
这次比上次更严重,关键在于财政问题不是一时之错,而是长期入不敷出,系统性恶化。所以,如果国会和财政部不出手解决根源,靠美联储张嘴和财政部换短债,只是缓兵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