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学府的哈佛大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治压力。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表示,特朗普已暂停了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这意味不但国际生的新招计划必须搁浅,同时现有的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
特朗普的一纸禁令不再仅仅是针对学术界的孤立事件,更像是特朗普政府更广泛政治议程的体现,尤其与其在以色列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对哈佛为代表的传统精英派的敌视态度密切相关。
特朗普政府对国际学生的打压,尤其是试图驱逐哈佛大学6500多名国际学生的举动,是其长期以来对美国传统精英机构,特别是那些被视为“自由派”堡垒的大学进行“文化战争”的延伸。
哈佛大学长期以来被外界视为美国自由主义思想和共和党温和派精英的孵化器,这种身份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特朗普政府攻击的目标。特朗普和“建制精英派”的政治主张本就水火不容。而哈佛恰恰是这种“建制派精英”的象征。
而通过对大学的政策施压,特朗普政府试图向其支持者传递一个信息:他们正在挑战并“纠正”那些脱离大众、秉持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机构。
特别是在哈佛大学上月拒绝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对其管理结构、招聘及招生政策进行大幅改革的要求之后。当然,类似的策略也是为了迎合特定选民群体,进一步巩固其民粹主义基础和特朗普的基本盘。
此外,特朗普政府对国际学生政策的推动,其背后隐含着对大学内部“反犹主义”的不满与指控,尽管这种指控本身是一种“恶意主张”,旨在为打击特定群体提供政治借口。而且这些所谓的“惩罚”措施并未得到他所认识的任何犹太裔教职员工或学生的认可。
特朗普政府在任期间,一贯表现出对以色列右翼政府的坚定支持,并试图将任何对以色列政策的批评都与反犹主义挂钩。这种策略被延伸到大学校园,尤其是在一些大学中,学生对以色列政策的抗议活动可能被迅速贴上“反犹主义”的标签。
特朗普对自由主义的厌恶让美国政府把将国际学生问题与敏感的政治议题捆绑在一起,希望能占据社会话语权的高地,并进一步压制异议。这种做法不仅削弱了学术与言论自由,也模糊了对以色列政策的合理批评与真正的反犹主义之间的界限。
而无论特朗普政府其背后的政治动机如何,这项政策都将给美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学术损失。
美国高等教育每年从国际学生那里获得超过500亿美元的收入,并且这些学生中的许多人毕业后留在美国,成为各行各业的创新者和领导者——这也正式美国繁荣的重要基础:创造自由与包容的学术氛围,以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并善用他们的能力。
而特朗普明目张胆的对大学的打压和对国际学生的排斥,是在削弱美国的国际竞争力。这种将政治议程凌驾于学术独立和国家利益之上的做法,终牺牲的将是美国在全球科技和创新领域的领导能力。
大学作为思想的自由沃土,其价值在于允许不同观点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当政府以政治为由干预大学的招生和运营时,学术界的独立性将受到严重威胁,大学作为知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守护者角色也会被削弱。
特朗普政府对国际学生和大学的政策,并非临时起意的行政举措,而是蓄谋已久的“文化战争”的锋利匕首,他撕下了对传统精英机构的蔑视伪装,赤裸裸地暴露了将敏感政治议题——恶意利用“反犹主义”指控。
这不仅是对大学开放精神和学术自由的暴力侵犯,也延续了他在经济与关税战中一贯的霸凌态度,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美国长期以来引以为傲的包容、开放和自由等核心价值观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