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政府这次是真的急了,直接甩出了一个18.3万亿日元的追加预算案。
为了搞钱支持新一轮经济刺激,日本内阁这回可是要把“信用卡”刷爆了——这18万亿里,有11.7万亿日元都要靠发新债来填坑。
但最有意思的不是它借了多少钱,而是它借钱的方式发生了大逆转。
这次的发债细节非常有玄机。按照日本财务省的最新计划,长期和超长期国债的发行量居然按兵不动,反而是疯狂增发了6.3万亿日元的短期证券。
这是什么操作呢?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你家要装修缺钱,但你不敢去银行贷30年的长期房贷,因为你觉得以后利息会涨,锁死了划不来。所以你转头去刷了一堆短期的信用卡和消费贷,以此来以此来规避长期的利息风险。日本政府现在就是这个心态——长期国债没人买,收益率波动太大,只能靠发短债来续命。

这可不是我瞎猜,数据摆在这儿呢。市场对日本财政的担忧其实已经写在脸上了。最近两年期国债的拍卖,那叫一个惨淡,收益率直接飙到了0.97%。0.97%是个什么概念?这可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这说明投资者现在非常谨慎,大家都在观望,你发这么多债,以后还得起吗?
这就给高市早苗政府出了个大难题。一方面,为了讨好选民、缓解通胀压力,政府必须得花钱、得搞刺激。但另一方面,发债太多又怕吓跑投资者。所以,政府只能一边拼命强调“我们很有纪律,今年的发债总额比去年还少了4.3%”,一边还得搬出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站台,说国际上对咱们的财政很放心。
但现在的核心变数其实在央行那边。市场普遍预测,日本央行下个月加息的概率已经飙升到了57%。这就好比,政府这边在疯狂放水搞经济,央行那边却准备关水龙头收紧银根。这两股力量一碰撞,日本的债市能不波动吗?
所以说,这波18万亿的刺激计划,表面看是给经济打强心针,实则是一场这种“借短债”的豪赌。下周一,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就要讲话了,这或许就是下一个风暴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