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Meta 的世界,诈骗与虚假信息无处不在。但你未必知道,这家社交巨头公司每天刻意向其用户推送多达150亿条“高风险诈骗广告”,另有220亿次自然诈骗内容在平台上传播。
从假冒名人代言的投资陷阱,到伪装成正规律师事务所的“防骗指导”,Meta 的广告体系正在被虚假信息侵蚀。而路透社的报道,Meta 在其内部文件就证实了,2024年从这类广告中就赚取了约70亿美元,占全年收入的10%。换言之,Meta 近五分之一的广告收入来自欺诈。震碎三观。
这是一场道德与利润之间的魔鬼交易。内部文件揭露,Meta 在过去几年对诈骗广告采取了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策略。即便发现部分账户存在“极度可疑”的投放行为,公司也不封禁,而是让这些所谓“高价值客户”继续投放广告。
甚至有账户违规超过500次仍未被关闭。原因很简单:这些广告贡献了巨额收入,特别是在 Meta 大规模投入 AI 研发、需要现金支撑的阶段。更讽刺的是,Meta 的 AI 广告算法还会“帮助”骗子,把诈骗广告精准投放给那些最可能受骗的用户,从而形成一个利润循环。
同时,在法律与道德争议的背后,是 Meta 财务与股价的压力。Meta 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512.4亿美元,虽远超预期,但利润却因一笔159亿美元的税务支出而骤降,10月30日,股价雪崩,创下五年内最大单日跌幅。
其中,广告仍是唯一的盈利来源,贡献超过90%的营收。然而,AI 业务却成了吞金兽。Meta 预计2025年的资本支出将高达700亿至720亿美元,并将在2026年进一步增长。
首席财务官苏珊·李坦言,这些投入主要用于数据中心、云计算资源与 AI 人才薪酬——换句话说,Meta 正靠广告——包括诈骗、虚假和灰色广告,正在为 AI 烧钱。
扎克伯格把这笔巨额投入包装成“面向未来的战略”。他在财报会上强调,Meta正在“积极提前建设算力,为超级智能的到来做准备”,并称“即使只实现其中一部分潜力,未来几年也将是公司最令人兴奋的阶段”。
问题是,这种未来叙事并不能立刻带来现金流。Meta 的 AI 眼镜、虚拟现实设备仍在巨亏——本季度相关部门亏损高达44亿美元。投资者逐渐意识到,Meta 的增长故事正在被一种“虚拟繁荣”掩盖:AI 支出不断扩张,而唯一赚钱的广告业务却陷入道德与信誉危机。
诈骗广告的存在不只是声誉风险,更可能对股价产生实质影响。首先,监管层的介入只是时间问题。内部数据显示,Meta 在2025年处理诈骗广告时常“以收入为考量”,甚至设定了“损失不得超过0.15%总营收”的非正式上限。
简而言之就是,详细核算广告收入和处罚之间的收益差。并把给每个大客户设定了最高容忍1.35亿美元的违规额度,以保证盈利可以覆盖其损失。
如果被证实,各国的监管机构要求可能要求 Meta 对受害者赔偿或追溯非法收益,这部分“高风险收入”可能被重新计入负债,直接冲击利润。
其次,广告客户本身也在动摇。Meta 在今年被剥夺了美国媒体评级委员会的广告安全认证,这意味着品牌无法再确认其广告不会与诈骗内容并列展示。
虽然部分企业仍因平台流量庞大而留守,但品牌信任的流失是缓慢而持久的。当 AI 叙事不再足以掩盖广告体系的信任危机时,投资人势必重新评估 Meta 的估值基础。
Meta 的 AI 雄心,或许真能塑造下一个技术时代;但在那之前,它必须回答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当利润的一部分建立在欺诈之上,AI 的光环还能照亮股东的信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