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总统米莱在被外界不看好的情况下,意外赢得了中期选举的胜利!他的“自由前进党”以大约41%的得票率,大胜了反对派,摆脱了空架子总统的窘境。
选举前的9月,阿根廷刚刚遭遇股债汇三杀的危机,靠美国救场才暂时摆脱了困境。民调还显示,米莱的支持率因为他的经济紧缩政策——比如大幅削减补贴,导致短期生活成本上升——加上党内的一些争议而一路下滑。许多专家和分析家都预测,他的党派可能只能勉强过关,甚至面临分裂的风险。 结果呢?米莱居然拿下了这个“意外的决定性胜利”,这让很多人吃惊,也显示出阿根廷民众对他那条自由市场道路的认可和支持。
那些左派媒体天天炒作的“痛苦”——补贴被取消导致失业率短期上升、基础设施投资减少、老百姓生活一时变难——以及米莱的妹妹卡琳娜涉嫌的腐败丑闻,都没能真正动摇选民对他的信心。 为什么呢?因为米莱的改革确实带来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还有美国特朗普政府对米莱的鼎力支持,在米莱政府外汇储备即将耗尽的时候,拱手送上200亿美元解困。
当然,从现实角度,米莱只是一个政治家,不是一个完美的自由主义者,或者说,一旦当了政府官员,要100%坚守那些理想化的原则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啊。回想2023年,米莱在总统选举中以55.65%的得票率,直接击败了对手,当选总统。 但你要明白,阿根廷的选举系统是这样的:选总统和选国会议员是分开的。所以,虽然米莱本人赢了,但他的“自由前进党”在国会两院只占了少数席位,下院35席、上院只有7席。这意味着,从上任第一天起,米莱就得依赖和其他政党联盟、不断妥协,才能推动他的改革议程。 这次中期选举后,他的党派席位增加了,下院约111席、上院20席,成为国会里的强势力量,但还是没到绝对多数(下院多数需要129席),所以谈判和让步还是免不了。 这直接影响了米莱的很多核心政策,让他从一开始的激进计划,转向更现实的渐进式改革。
举个例子来说明吧。在私有化国有企业这块,米莱原本雄心勃勃,计划卖掉41家公共企业,甚至要废除需要国会批准的法律。 但现实中,面对工会和左派强烈的反对,他不得不大幅让步:最终只有4家完全私有化、5家可选私有化或招标、2家部分私有化,总共约11家,而且在敏感领域还保留了国家多数控制。这明显偏离了他最初的“最小政府”原则,让政府规模没那么快缩小。
再看财政紧缩政策。米莱本想通过立法,大刀阔斧地削减公共支出,比如补贴和公共工程的投资。但国会阻力太大,他只能靠行政命令来执行,比如2023年底的紧急法令,直接砍减了30%的政府支出,实现了123年来阿根廷首次财政盈余。 这听起来不错,但也意味着很多改革没走立法程序,稳定性差一些。
在去监管方面,米莱最初计划在11个领域宣布紧急状态,拆除各种环境管制,包括修改森林和冰川保护法。 结果呢?妥协后只减到4个领域(行政、经济、金融、能源),紧急状态只持续1年,而且环境管制也没彻底拆除,只是软化了一些规则。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拉胯”政策是9月在中期选举前推出的“取消关税48小时”举措。这项政策临时暂停所有农产品出口关税),旨在快速注入外汇,刺激出口并缓解美元短缺。结果确实奏效:在短短48小时内,吸引了约70亿美元的农产品出口申报,创下历史纪录,帮助稳定了外汇市场。但批评者指出,这种临时举措涉嫌利益输送,因为主要受益者是大农业出口商和相关财团,这些群体在选举中提供了关键支持,而普通农民或中小出口商获益有限。这种临时干预市场的做法,与米莱宣扬的“最小政府”和永久去管制理念相悖,反而延续了阿根廷历届政府通过短期优惠换取政治利益的旧习。
米莱在2023年竞选时,高调承诺要关闭央行,甚至在他的书里详细解释,说这是结束“通胀税骗局”和实现美元化的关键。 但因为国会席位不足,他没法一蹴而就,只能转向渐进改革:央行到现在还在运行,通过“休克疗法”先贬值比索50%、放松一些管制。
从2025年4月14日起,米莱取消了大部分严格控制,包括个人外汇购买上限和官方汇率固定。 加上税收豁免,让企业能自由汇出利润,非居民买美元也更方便。这些变化带来了明显的好处:通胀率从2023年的近300%降到2025年9月的年度31.8%、月度2.1%;国家风险指数降到2018年来的最低点,吸引了更多外资,预计2025年外国直接投资能达到14亿美元。 、
米莱的这种汇率政策并非全新突破——阿根廷历届政府,包括佩隆主义者,都习惯人为干预汇率,以控制货币流动,却往往导致更多危机,如比索高估、黑市盛行和经济扭曲。米莱虽放松了管制,但保留了央行对汇率的干预,这被批评为延续旧习,对外汇的干预也是9月外汇储备枯竭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美国的救场,阿根廷可能面临债务违约。本质上,干预汇率的做法,违背了自由经济的原则。
一些奥地利学派学者如萨伊夫丁•阿穆斯严厉指责他为“通胀主义者”,因为货币供给M2增长了两三倍,债务增加(比如欠IMF约570亿美元),违背了实现健全货币的初衷。总的来说,米莱的渐进改革带来了实效:GDP在增长,贫困率下降,财政实现了盈余。但如果债务和潜在通胀风险重燃,阿根廷就难真正走出泥沼。希望这次选举大胜,能给他更多力量,继续深化改革,结束通胀和债务的恶性循环,让米莱的这场自由市场主义的社会试验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