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综述 >  中美联合公告后 关税知多少?
中美联合公告后 关税知多少?
奥派中国 来源: 2025-05-12 09:12
        
重点摘要
中美关税详解来了。

2025年5月12日,中美两国政府通过新华社发布联合公报,宣布在日内瓦谈判后达成初步协议,承诺在90天内大幅下调双方加征的关税,建立贸易咨询机制,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领衔后续协商。这份公报标志着自2018年贸易战以来中美经贸关系的一次重要转折。那么,自特朗普2017年上任以来,中美关税究竟增加了多少?联合公报后,关税水平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贸易战前的起点:2017年关税基准

在特朗普2017年1月20日首次就任美国总统之前,中美经贸关系相对平稳。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数据,2017年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约为3.1%,基于最惠国待遇税率。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平均关税约为8%,略高,反映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关税结构。这两个数字为后续关税增幅分析提供了基准。

特朗普第一任期:贸易战点燃

2018年,特朗普政府依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指责中国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市场准入方面存在不公平行为,掀起贸易战。2018年7月,美国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覆盖科技和工业产品。同年9月,对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2019年5月增至25%。2020年2月,中美签署“第一阶段协议”,美国维持对约335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25%或10%关税,平均关税升至19.3%,覆盖66.6%的中国对美出口(以2017年进口计),较2017年的3.1%增幅16.2个百分点。

中国迅速反击。2018年9月,对60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10–25%关税,覆盖农产品、能源和消费品。2020年2月第一阶段协议后,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平均关税升至21%,覆盖58.3%的美国对华出口(约900亿美元),较2017年的8%增幅13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双方关税显著攀升,美国增幅尤为明显,贸易战进入白热化。

特朗普第二任期:关税战高潮

特朗普2025年1月20日再次上任后,关税政策迅速激化。2025年2月,以芬太尼危机为由,美国对所有中国商品(包括香港和澳门)加征20%关税,分两次实施(2月4日和3月4日各10%)。2025年4月,关税战达顶峰。根据第14257号行政令(4月2日),美国加征34%关税(10%基础+24%对等);第14259号(4月8日)和第14266号(4月9日)行政令进一步加征10%、74%和41%关税,总关税高达145%,平均关税约124.1%,较2017年增幅121个百分点。

中国则在2025年3月对美国农产品、肉类和乳制品加征10–15%关税,暂停美国木材进口,撤销三家美国公司的大豆进口许可。2025年4月,根据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第5号和第6号,中国对美国商品加征125%关税,平均关税约104%,较2017年增幅96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关税水平创历史最高,严重冲击双边贸易和全球供应链。

联合公报:关税缓和的曙光

2025年5月12日的联合公报为紧张局势带来转机。公报承诺在2025年5月14日前,美国修改第14257号行政令,暂停24%对等关税(初始90天),保留10%基础关税和20%芬太尼关税,总关税30%;取消第14259号和第14266号行政令的加征关税(74%和41%)。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降至30%,较2017年的3.1%增幅26.9个百分点。

中国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暂停24%关税,保留10%基础关税、2018年的20%“301条款”关税和20%芬太尼关税,总关税50%;取消第5号和第6号公告的加征关税,暂停4月2日起的非关税反制措施(如木材和大豆限制)。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从125%降至50%,较2017年的8%增幅42个百分点。双方同意建立贸易咨询机制,由何立峰、贝森特和格里尔领衔,在中国、美国或第三国继续协商,聚焦技术转让、知识产权等议题。

自特朗普2017年上任以来,中美关税经历了从温和到激进再到缓和的戏剧性变化。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从3.1%增至最高145%(增幅121个百分点),公报后降至30%(增幅26.9个百分点)。中国对美国商品关税从8%增至最高125%(增幅96个百分点),公报后降至50%(增幅42个百分点)。

联合公报的实施显示双方有意重建互利经贸关系,但挑战仍在。美国保留30%关税(10%基础+20%芬太尼),中国维持50%关税(10%基础+“301条款”+芬太尼关税),完全恢复2017年水平尚需时日。未来90天的谈判至关重要,可能涉及关税进一步下调、市场准入和非关税壁垒的解决方案。

中美联合公报为贸易战降温带来希望,关税从历史高位大幅回落,为企业减负、稳定全球市场注入信心。然而,关税增幅背后是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地缘考量,未来协商需双方展现诚意与智慧。对于消费者和企业,关税下调意味着成本降低和选择增多,但经贸关系的长期稳定仍需持续努力。关税知多少?答案在历史中显现,更在未来中书写。

数据来源:

  • 新华社:《中美联合公报》(2025年5月12日)

  •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2017–2025年关税数据

  • 《Politico》、《纽约时报》:谈判背景和公报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