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1月20日签署行政令,要求美国国务院在60天内制定一份需加强入境审查的国家名单。
根据多份报道,目前拟议的签证限制政策将覆盖43个国家,根据安全风险和经济合作程度分为三组,实施差异化管理:
第一组(红色国家,全面禁止入境):包括阿富汗、伊朗、叙利亚、古巴、利比亚、索马里、苏丹、委内瑞拉、也门、不丹等10国,其公民将被全面暂停签证并禁止入境美国。
第二组(橙色国家,严格限制非商务签证):白俄罗斯、俄罗斯、巴基斯坦、缅甸、厄立特里亚等10国,仅允许“富有的商务旅行者”在严格审查后入境,学生、游客及移民签证被禁止。
第三组(黄色国家,有条件限制):安哥拉、贝宁、柬埔寨等22国,若其政府未在60天内解决美方提出的“不足之处”(如信息共享不足、安全合作不力等),其国民签证也将受限。
该政策尚未最终定案,名单可能调整,且已持有有效签证者是否受影响仍不明确。
特朗普政府声称,此举旨在加强入境审查以防范恐怖主义和犯罪威胁。
但实际上可能另有深意。
中东研究所专家指出,该政策旨在通过限制伊朗及其盟友叙利亚的入境,削弱其国际活动能力,重塑中东地缘格局。而将俄罗斯列入第二组,限制其公民的非商务活动,反映美俄持续对抗态势。
这实际上是延续“美国优先”路线。特朗普在第二任期继续收紧移民政策,此次限制被视为其第一任期“旅行禁令”的升级版。通过强化边境安全议题,迎合保守派选民对移民问题的担忧,巩固政治基础。
要是真推行,可会给国际关系带来不小的冲击。
美欧分歧、中东局势复杂化是必然;第二组国家的人才与资本流动也会受阻;美国国内移民群体可能面临更严苛的审查,加剧社会分裂。
美国以签证为政治工具的做法可能损害其“自由灯塔”形象,影响全球人才吸引力,也会是高净值人群或转向其他国家的“黄金签证”项目,最终会削弱美国移民政策的经济收益。
但考虑到前车之鉴,,比起2017年的禁令,新版覆盖国家更多、分类更细,且更强调经济与政治双重标准,预计执行阻力更大。
没发布就是没确定,不排除特朗普会根据国际形势来调整名单,以及强化“金卡”签证对冲。
美国的角色从“安全担保者”转变为“资源掠夺者”,这一转变或将重塑后冷战时代的国际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