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科技 >  忽视小米芯片 国人痴迷华为 难道是因为缺乏核心技术?
忽视小米芯片 国人痴迷华为 难道是因为缺乏核心技术?
币海独步者 来源: 2025-05-21 05:53
        
重点摘要
雷军在微博发布将推出自研的3纳米手机芯片并已进入量产的消息之后,除了小米的粉丝和一些财经、科技类的主播热情澎湃之外,网络热度似乎并不是很高。

雷军在微博发布将于5月22日推出自研的3纳米手机芯片“玄戒 O1”并已进入量产的消息之后,除了小米的粉丝和一些财经、科技类的主播热情澎湃之外,网络热度似乎并不是很高,相反,小米芯片的关注度可能还不及同期发布的华为鸿蒙18英寸的可折叠电脑。

不少网友调侃小米“没有核心技术”,依赖的是台积电的制程工艺,芯片不过是贴牌的高通或联发科产品,是为了规避美国芯片禁令的妥协之作。各种质疑声接踵而至,令人唏嘘。

小米作为一个百分之百的中国企业,其产品覆盖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电动汽车等多个应用场景,用户基础庞大。然而在国内的社交平台上,小米和雷军的却常常被嘲讽甚至贬低。

其实,这种批评不仅针对小米,华为和余承东也并未幸免。而联想作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长期以来也被贴上“汉奸企业”“贴牌组装商”的标签,管理层甚至被一些网民称为“卖国者”。

特别是在当前中美竞争加剧,民族意识增高的复杂背景下,企业无论选择销售外国品牌手机,还是主打国产手机,似乎都无法避免网友的质疑。

比如,当企业销售外国产品时,人们质问“难道中国没有自己的产品吗?”当企业推出国产产品时,则又有人冷嘲“你的芯片真的是自己设计的吗?”甚至进一步追问:“你能自研自造吗?”

华为在中国的崛起之路,与这种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紧密相连。尽管饱受美国制裁,核心技术也落后于英伟达、高通和联发科等芯片大厂,但由于华为实现了其产品全产业链的国产化而获得了市场的巨大认可。

在本周一的发布会上,华为推出的折叠屏电脑 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起售价高达23999元,而华为的手机定价线路也普遍高于国内的竞争对手,部分高端机型甚至超过苹果,但其销量依旧强劲,在回归市场不到一年内便重回中国市场第一宝座。

很显然,高消费能力的群体是华为主要的目标核心用户,而其过硬的产品质量也能下沉中端市场去寻找突破。公平地说,在中国,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像华为一样拥有如此强大的整合能力、技术实力和政策支持。更多的企业是在市场的困境与竞争中艰难成长起来的。

它们并非生而强大,而是在用户的批评、同行的竞争、供应链的波动、国际形势的不确定中,一步步摸索、生存、壮大。我们看到的每一个技术突破、每一次国产替代的实现,背后往往伴随着资金投入的巨大压力、技术路线的反复试错以及公众舆论的巨大波动。

比如小米的创始人雷军,人们曾调侃他在发布会上让小米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一品牌的言论,也因为小米曾经的对新品的饥饿营销策略而被戏称“雷猴王”。

尽管雷军对此从来就是一笑置之,但由于小米与华为在手机、PC、电动车等多个已经形成双足鼎立之势,导致双方粉丝互相攻击成为常态。

另一方面,华为的支持者被嘲讽为“华为教徒”,认为核心参数落后却总是说遥遥领先,余承东甚至被网友戏称余大嘴。大胆的言论、标新立异的措辞以及对未来愿景的夸张式的描述都给对立阵营提供了“攻击”的武器。

而在这种激烈竞争之下,消费者却获得了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享受到了创新的红利。

华为是实至名归的科技巨头,掌握了核心技术,是国家的中坚力量。小米正勇敢迈出自研芯片的第一步,加速核心技术国产化。联想则推进国际化战略,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构建全球品牌。这些企业各有其角色,中国需要它们共同推动科技进步。

华为享有如信仰般的支持,小米拥有不断壮大的坚定粉丝群。不同品牌粉丝之间的“互撕”看似混乱,实则正是这种类似勉励的“催促”才促进了中国科技产业的竞争与发展。最终,市场会验证产品质量的真伪。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多次公开使用 iPhone,在被制裁后还感谢美国合作伙伴对华为成长的贡献。他鼓励人们购买华为是因为产品好,而不仅仅因为它是国产。

对此,我深有同感,我工作的主力设备是小米,手机则是华为,日常娱乐则是 iPad。我也是华为的粉丝,对华为每一次的技术突破感到欣慰,也会在未来更多倾向于选择华为产品。

但小米给我的震惊也挺大,我正期待搭载了“玄戒 O1”的小米 15S Pro 的真实表现,在性价比上,小米已经成为了我下一步手机的候选。而华为的折叠屏电脑,我想说,这个体验很完美,我可能会在未来一个适合的价格出手。

而最终,我希望华为、小米都能各自坚守本业,为中国科技复兴贡献力量。即便我曾在网上发表过针对小米的的不客气评论,但它们都是值得中国消费者支持的成功企业。

相关资讯
标签: 小米华为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