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社会热点 >  围城:国有银行的困局
围城:国有银行的困局
大存 来源: 2025-03-17 01:16
        
重点摘要
国有银行像极了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别误会,我说的真不是婚姻。

众所周知,近些年金融确实不好做。

降薪、裁员成了家常便饭,小黑工实习更是屡见不鲜。或许不必疑惑,企业把正式工换成了实习生,为的就是降本增效;而学生连轴转地实习,却是为了更好找工作。

所以我想开个这样的玩笑:越去实习,hc越少。

金融行业这种糟糕的就业形势,自然会催生出一大批考研考公的,另外一批自然是考国有银行的。因为,至少目前,国有银行几乎不裁员,六险二金顶格交,福利待遇也说得过去,就是工资磕碜了点儿。只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就说25届的秋招吧,家里小朋友说,面试三线城市的国有行柜员里面,研究生得一多半,甚至有一些留子也去了,现场的俊男靓女差点闪瞎眼,而且男女比例也有了大反转。小红书上逃离银行的帖子发了一篇又一篇,现实中倒是都去偷偷卷了。

再聊一下我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吧。

最近,我姥到账退休金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钱从国有行里取出来,存到菜市场旁边给大米的城商行里,毕竟它的利率比楼下的国有行高得多。而爸妈也会选择股份行的理财产品,同样的原因,利息高呗。再说到证券的两融,不保本,但一般也能小赚,倒是不敢用全部来冒险。最后,保险自是必备的,家家都有。

是不是少了什么?虽然名气大,但是国有银行好像确实被舍弃了哈。

在微信群里天天发产品消息的理财经理,监控器下上厕所喝水都要打报告的柜员,游乐场门口地推信用卡的银行人,沉醉在开门红里的银行人,网传年底只能自掏腰包买金钞的银行人。

前几天,好不容易约出来晚饭的银行人小朋友,和领导电话聊了快半小时业务,向我哭诉客户甚至会编理由骗她,只是为了把资金转到城商行,每月完不成绩效还会扣掉本就稀薄的工资,可能还会被领导“敲打”。

插一句无关的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说的话干的事也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目的。想要自己的心情不被客户、领导的话影响,可是一生的修行,要加紧训练一颗大心脏。

但不否认,股份行城商行的狼性文化有时更甚,垫底淘汰会让员工更有危机感,但也会带来更高的薪酬。

或许你看完能感觉到,国有行确实是稳定,稳定的社保,稳定的工资,稳定的累。

像极了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别误会,我说的真不是婚姻。

其实,不仅是员工身在困局,国有行本身也面临困境。

不可否认,国有行的地位、名气、市占率、保障等等一骑绝尘,但在市场化社会的今天,早就不似从前了。

就像我刚才提到的利息,这是第一大点。

国有银行虽拥有庞大的市占率和国家的支持,但产品创新不足,利率定价灵活性较低。国有银行因监管约束和风险偏好保守,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部分客户流向市场化程度更高的竞争对手。相比之下,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通过差异化产品,比如高收益理财和灵活消费贷等等,可以吸引到更多客户。

就像是恶性循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加剧了负债端竞争,部分国有银行对公定期存款增速下滑超过,进一步加剧流动性管理压力。存款流向理财和货币基金,导致存款流失,国有银行依赖同业负债补充资金,推高负债成本。同时,存量按揭利率下调、LPR重定价等因素压缩净息差,2025年预计国有银行净息差平均降幅达10-15bp,进一步削弱盈利能力。

就像上文里提到的保守,尽管国有银行加大了科技投入,但其线上服务,如智能风控、信用卡线上激活,这些功能的便捷性和创新性仍落后于股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通过AI和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和客户分层管理,而国有银行在场景化金融,如电商和文旅合作的方面探索不足,难以触达高频消费场景的年轻客户。

再聊回股份行城商行的狼性文化,国有银行传统考核体系偏重规模指标,如存贷款余额,,缺乏对利润贡献、客户留存率等市场化指标的关注。员工激励机制僵化,基层员工创新权限有限,导致零售业务拓展和服务效率低于股份制银行。此外,薪酬体系与市场脱节,难以吸引和保留数字化、风控等关键领域的高端人才。

背靠国家,大树好乘凉。但也正是因为国有,所以每一步都要谨慎,每一个政策都要全力执行。

分析完了,国有行和国有行员工的困局,真是围城。

国有银行若能平衡风险管控与创新步伐,有望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重塑竞争优势。

国有行员工也可以想清楚,利弊都摆在桌面上,选什么都会面临取舍。

相关资讯
标签: 中国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