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信用债市场掀起波澜,信用债收益率溢价跌至2007年以来的最低点,引发市场关注。
高盛集团信用策略师本周警告客户对冲风险,指出全球公司债收益率溢价已收紧至79个基点,这一数据根据彭博指数记录,是自2007年7月金融危机前的最低水平。7月31日,高盛策略师Lotfi Karoui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近期美国与其贸易伙伴达成的贸易协议在关税问题上提供了明确性,投资者因此愿意在经济衰退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忽略短期经济增长疲软。
但高盛团队同时提醒,市场不应掉以轻心,潜在下行风险仍需警惕。这场波动背后,可能是贸易协议带来的短暂安心,也可能是经济增长疲态的掩盖,市场前景扑朔迷离。
利差收紧的背后是复杂的市场情绪。79个基点意味着投资者对公司债相对于美国国债的需求激增,显示出对企业信用的信心回暖。贸易协议的达成缓解了2025年关税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对多国加征25%关税的威胁暂时减弱,让市场松了一口气。高盛认为,这让投资者愿意接受短期内经济增长放缓的现实,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GDP增速已从7.2%滑至6.6%,全球贸易战阴影仍挥之不去。
但这种信心是否经得起考验存疑,2007年低点前夕的金融危机提醒人们,利差过窄可能预示风险积聚,而非单纯的乐观。
高盛的谨慎态度源于多重潜在风险。报告指出,经济增长可能意外放缓,通缩压力或消退,甚至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新担忧可能引发长期债券的抛售。2025年7月,美国核心PCE通胀从2.8%年增率升至3.2%,显示通缩趋势受阻,而美联储7月31日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期,预计第四季度仅增长1%。
高盛仍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10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并于2026年再降两次,但市场对降息节奏的分歧加剧。贸易协议的“可预测性”可能高估了经济韧性,2025年贸易战若升级,供应链成本可能再涨15%,拖累企业盈利,利差收紧或只是假象。
经济影响已在显现。信用债利差收窄可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25年公司债发行量已增29%,企业如Figma和VastData借机扩充AI基础设施。但若经济滑向衰退,违约风险或抬头,2024年高收益债利差曾超350个基点,当前289个基点仍具警戒意味。
未来走势充满变数。若降息如期推进,10月利差或跌至75基点,外资可能继续加仓,但若经济增长数据恶化,利差可能反弹至90-100基点。高盛的警告可能是杞人忧天,但2007年的前车之鉴值得警惕,经济增长疲软下潜藏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