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债券 >  非美资产现价值洼地?深层剖析全球债市收益率分化
非美资产现价值洼地?深层剖析全球债市收益率分化
Vicky 来源: 2025-08-05 02:11
        
重点摘要
全球债市收益率分化加剧,市场聚焦非美资产投资潜力与风险,背后政策与经济博弈浮出水面。

全球债市收益率分化趋势愈发显著,成为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

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录得3.722%,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4.250%,展现出稳定的高利率环境。然而,英国2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达到3.817%和4.545%,高于美国,澳大利亚10年期国债收益率4.326%同样超过美国水平。

反之,德、法、日等主要经济体的国债收益率显著低于美国,其中日本2年期和10年期收益率仅为0.765%和1.511%,与美国的息差超过-270个基点。英国与美国国债利差在短端和长端分别保持正值9.5和29.5个基点,澳大利亚10年期利差为正7.6个基点,2年期利差则为负33.2个基点。

这一数据表明,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债收益率与美国相比出现明显分化,点燃了投资者对非美资产作为价值洼地的兴趣。

收益率分化的核心在于各国货币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差异。美国2025年7月就业数据疲软,新增非农就业仅7.8万人,远低于预期的15万人,失业率升至4.4%,点燃了市场对9月降息的强烈预期,推动国债收益率维持高位。美联储7月31日下调经济增长预期,第四季度仅增长1%,但通胀压力抬头,核心PCE从2.8%年增率升至3.2%,显示通缩趋势受阻。美联储可能在9月、10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2026年再降两次,但市场对降息节奏分歧加剧,这支撑了美国国债的高收益率。

英国和澳大利亚则因通胀和增长的独特路径走高。英国6月CPI年增率3.2%,高于预期的2.9%,10年期国债收益率4.545%反映出市场对长期通胀的担忧。2025年英国经济增速从7.2%降至6.1%,央行维持利率4.75%,以控制通胀,但能源成本上升15%(2025年数据中心耗电增20%)让政策空间受限。

澳大利亚10年期收益率4.326%得益于矿业出口复苏,2024年铁矿石价格回升10%,但2年期负33.2个基点的利差暗示短期政策分歧,央行可能因通胀2.5%超目标而推迟降息。

日本则走极端,2年期和10年期收益率仅0.765%和1.511%,受负利率政策和财政赤字拖累。2025年日本债务占GDP超250%,首相石破茂8月4日宣布额外预算应对美关税,财政压力加剧,日经225跌1.4%,日元7月31日跌至160.25兑1美元。负0.1%的政策利率和量化宽松让日本国债收益率低迷,与美国的-270个基点息差吸引了套利资金,但也加剧了汇率风险。

德法收益率低于美国,2年期利差约-50个基点,欧元区2025年第二季度GDP仅增长0.3%,通缩压力让欧洲央行9月降息预期升温。

这种分化为非美资产创造了投资机会。日本国债以低收益率吸引对冲基金,2025年7月净买入超500亿日元,套利交易者借美元低成本资金买入日债,赚取息差。但若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美国10年期收益率回升至4.5%,利差收窄可能引发资金回流,日元贬值风险加剧。英国和澳大利亚的高收益率则吸引亚洲资金,2024年外资持有英国10年期国债比例增至8%,澳大利亚吸引中国买家投资10年期债券,但贸易战若升级,供应链成本上涨15%可能削弱吸引力。德法国债收益率低迷让欧元区成为避险选择,

2025年7月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显示资本缓冲12.3%,提振市场信心,但经济疲软限制了收益率上行空间。非美资产的价值洼地效应还体现在新兴市场,2025年7月流入新兴市场债券基金增20%,但若全球经济同步放缓,资本外流风险上升。有人认为这是非美资产的黄金期,利差套利和多元化投资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