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加密货币 >  创新还是泡沫?比特币上市公司财务策略引争议
创新还是泡沫?比特币上市公司财务策略引争议
流动的沙 来源: 2025-05-14 02:45
        
重点摘要
越来越多的比特币评论员对近期上市公司纷纷采用以比特币为中心的财务策略发出警告。

越来越多的比特币评论员对近期上市公司纷纷采用以比特币为中心的财务策略发出警告。

本周,匿名投资者 Stack Hodler(@stackhodler)对这一趋势发出严厉警告,他将其形容为一种伪装成公司形式的投机狂热,直言“比特币财务公司是这个周期的垃圾币”。

在他看来,这些公司“凭空创造股票,卖给那些希望跑赢比特币的人”,核心产品仅为 BTC。他认为很多此类公司最终会倒闭,本质上就是传统金融的“垃圾币”。

虽然 Stack Hodler 承认这些公司目前吸收了投机性流动性,避免了资金流向流动性差的山寨币,但他指出,许多企业终将被迫抛售股票,因为短期投资者迟早会发现,持有比特币代理股权不如自行托管高效,他将这种模式定义为“可能被平仓的法币骗局”。

与之相对,他赞赏那些创造真正经济价值并利用利润积累比特币的公司,视其为比特币货币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力量。

比特币播客 Stephan Livera 加入讨论,提及 MicroStrategy 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会上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阐述了公司持续溢价于净资产价值的理由,Livera 认为这种溢价虽具周期性,但背后存在更广泛的结构性因素。

鉴于全球市场总资产规模达1000万亿美元,而比特币价值高达2万亿美元,且许多大型资本配置者因监管、税收或授权限制无法直接持有比特币,所以他觉得只要管理得当,一些财务公司有长期存在的合理性。

不过 Stack Hodler 所指并非 MicroStrategy,而是那些加速涌现的模仿者。他质疑那些主要活动是发行股票并用收益购买比特币的公司的生存能力,尽管承认监管套利可能在短期内支撑部分公司,但他坚信真正盈利的公司囤积 BTC 才更可靠,法币工程的长期前景并不乐观。

“The Wolf of All Streets”播客主持人 Scott Melker 也表达了担忧,他虽身为比特币的铁杆粉丝,但担心比特币资金公司举债购买比特币可能引发下一个泡沫。市场结构分析师 Dave Weisberger 则较为谨慎,他认为即便有泡沫风险,当前比特币也远未达到泡沫程度。

技术分析师 FiboSwanny 凭借25年市场经验指出,如果有泡沫形成,很可能围绕比特币的金融工具和杠杆,如债务融资型国债购买、ETF 和衍生品等,而非比特币本身。

Lark Davis 的看法更为悲观,将其类比为 GBTC 在本轮周期中的杠杆,预言会出现可怕崩盘,尤其是那些购买山寨币的公司。Swan 首席执行官 Cory Klippsten 也断言危机已不可避免。

目前市场上有数十家直接持有比特币的上市公司,引发了散户的强烈投机。MicroStrategy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账面持有比特币远超50万枚。

此外,日本的 Metaplanet、Semler Scientific、KULR Technology 等新进入者,也将企业使命完全转向比特币增持,许多公司估值达数十亿美元,远超其基本商业模式价值。

然而,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令人存疑。多数公司依靠高估值发行新股为购买比特币提供资金,形成了比特币价格上涨推动股价上升,进而引发更多购买的自反性循环。这种动态在牛市中运转良好,但在经济低迷时可能迅速反转。

围绕机构敞口如何构建的争论愈发关键。Stack Hodler 强调比特币始终是该领域风险回报比最佳的资产,成功持有比特币需要抵御各种所谓“更好的比特币”诱惑。

新型比特币财务公司到底是创新之举、机会主义行为,还是即将破裂的泡沫,仍然是本轮周期的关键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