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昨日(8月15日)正式宣布,将终止其于2023年8月启动的「新型活动监督计划」(Novel Activities Supervision Program)。该计划原本针对银行在加密货币、金融科技和区块链等领域的活动进行专项监测,此次终止意味着这些活动的监督将整合回美联储的标准银行监管框架中。
据美联储官方声明,该计划的结束源于过去两年对相关活动、风险及银行管理实践的深入了解,已无需维持独立程序。 这项变动废止了2023年的监督函(SR 23-7),并强调银行仍需遵守现有法规,包括反洗钱、消费者保护和资本要求。 美联储表示,此举旨在优化监管资源,同时确保对新兴风险的有效监控。
该计划的背景可追溯至2023年银行危机,当时硅谷银行、银门(Silvergate)银行和Signature银行相继倒闭,这些机构均深度涉足科技和加密领域。 专项监督旨在评估银行的风险管理,但加密行业批评其为「扼喉行动2.0」“Operation Chokepoint 2.0”,涉嫌限制数字资产企业的银行服务。 今年早些时候,美联储已与美国货币监理署 (OCC )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联合撤回要求银行预先审批加密活动的指导,进一步显示监管放松迹象。
虽然公告未具体提及以太坊,但计划覆盖的区块链活动包括以太坊的智能合约、DeFi和资产代币化。 市场分析师认为,此变化可能便利银行探索以太坊相关服务,如稳定币或代币化资产。
这一决定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伊始公布,或许反映更广泛的政策转向。 加密市场反应积极,比特币等资产价格小幅上扬,投资者视其为利好信号。
监管松绑的双刃剑
美联储终止新型活动监督计划的决定,标志着美国金融监管从谨慎专项转向主流整合,这在加密和金融科技领域引发热议。从机遇来看,此举体现了监管机构对新兴技术的成熟认知,将加密活动视为常规业务而非“高风险异常”。 这可能降低银行的合规成本,鼓励更多机构参与区块链创新,如与以太坊生态的合作,促进DeFi主流化和资产代币化。 在特朗普政府的亲加密氛围下,这一政策或加速美国数字资产市场的增长,吸引全球资本流入,并提升行业采用率。
然而,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回归标准监督可能导致对快速演变的风险(如加密波动、网络攻击或以太坊升级问题)响应不足,类似于过去金融危机中的监管盲区。 批评者担心,没有专项焦点,系统性风险或洗钱隐患可能放大,尤其在银行内部管理不力时。 X平台讨论显示,亲加密派庆祝“去监管化”,但保守声音呼吁加强AML框架以防滥用。
总体上,这一转变平衡了创新与稳定,但成功取决于后续执行。投资者应关注美联储的常规检查动态,以及潜在的立法调整,以把握机遇并规避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