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资讯 >  综述 >  英国央行今夜抉择:按兵不动还是惊险降息?
英国央行今夜抉择:按兵不动还是惊险降息?
林天心 来源: 2025-11-04 09:22
        
重点摘要
英国央行或在本周维持利率不变,释放鸽派信号为12月降息铺路,内部对通胀与经济疲软的权衡使决策异常微妙。

英国央行本周四的利率决定,正站在一个微妙的十字路口。一方面,9月通胀数据意外回落至3.8%,低于此前预期的4%;另一方面,失业率却在持续攀升,经济疲态日益显现。这种“低通胀、高失业”的组合,让货币政策委员会(MPC)的决策变得格外棘手。

就在不久前,市场几乎一致认为央行会按兵不动。但9月CPI数据一出,风向悄然改变——降息的可能性突然被提上议程。眼下,多数观察者倾向于认为,最可能的结果是“鸽派维稳”:即维持利率不变,但释放明确信号,为12月降息埋下伏笔。当然,也不排除另一种略小概率的情形——降息以5比4的微弱优势惊险通过。

MPC内部的分歧早已不是秘密。鹰派阵营以首席经济学家休·皮尔和委员凯瑟琳·曼为代表,他们始终对通胀反弹保持高度警惕。皮尔在10月17日的一场演讲中直言,央行应放慢退出紧缩政策的步伐,确保通胀真正、持续地向2%目标靠拢。而鸽派则更关注经济基本面的疲软。外部委员艾伦·泰勒在10月14日就指出,在失业上升、需求不振的环境下,工资压力很难持续,所谓“工资—物价螺旋”短期内难以重现。

副行长戴夫·拉姆斯登今年多次站在鸽派一边,这次大概率会继续与斯瓦蒂·丁格拉和泰勒站在一起。而一向立场偏鹰的梅根·格林,则几乎可以确定会反对降息。真正的悬念,落在了行长安德鲁·贝利和副行长萨拉·布里登身上。近几周,两人的表态明显软化。贝利强调劳动力市场走弱的风险,布里登则在9月底坦言,她并不认为通胀进程已经脱轨,“这个‘高峰’可能只是回归目标路上的一个小颠簸”。

不过,即便态度倾向宽松,他们仍可能选择在本次会议上暂缓行动。一个关键原因是11月26日即将公布的财政预算案——其对经济和公共财政的影响,央行需要时间评估。此外,单月通胀数据虽好,但尚不足以构成趋势性判断。毕竟,3.8%仍远高于2%的目标,若后续数据反弹,贸然降息可能带来反效果。

说到底,这次会议的结果可能直到讨论最后一刻才真正定调。但无论最终选择维稳还是降息,市场都将比以往更清楚每位委员的想法。根据伯南克审查后的沟通改革,每位MPC成员都将在会议纪要中简要说明自己的投票理由。这种透明度的提升,不仅让政策意图更可预期,也为投资者判断未来路径提供了宝贵线索。在经济前景模糊、数据信号矛盾的当下,英国央行正小心翼翼地在谨慎与灵活之间寻找平衡——既不想过早放松导致通胀反复,又怕按兵不动加剧经济下行风险。